4OfK3e7URS7 tech.huanqiu.comgallery深海逐梦 燃“冰”成炬——十五运会“源火”在深海成功采集/e3pmh164r/e3pn6fo081760058462492责编:王俊锋新华社17600584624921[]{"audio":{"members":[]},"gallery":{"members":[{"desc":"“海洋地质二号”科考船搭载“海马”号深海遥控潜水器在南海北部进行“源火”采集(9月18日摄)。 10月9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火种采集仪式在广州举行。全运圣火“源火”来自南海1500多米深海底,通过引燃可燃冰的方式获取。 9月18日,在南海北部海域,我国自主研发的“海马”号深海遥控潜水器(ROV)搭载“可燃冰原位采集分解及引燃装置”下潜到1500多米深海底,科研人员远程操控采集可燃冰,并降压使其分解,产生的甲烷气体即为“源火”气源。随后,科考船甲板面的太阳能光伏装置发电并传输到海底,引燃气源获取“源火”。“海马”号携带燃烧的“源火”返回科考船甲板面后,科研人员将“源火”转移至“源火”盒,“源火”采集成功。新华社记者 卢汉欣 摄","height":576,"id":"ylnxz9_542016","mime":"image\/jpg","size":328.14,"url":"//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d2b54e044c9298f512dd269779e09a6f.jpg","width":1024},{"desc":"“海洋地质二号”科考船搭载“海马”号深海遥控潜水器在南海北部进行“源火”采集(9月18日摄)。 10月9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火种采集仪式在广州举行。全运圣火“源火”来自南海1500多米深海底,通过引燃可燃冰的方式获取。 9月18日,在南海北部海域,我国自主研发的“海马”号深海遥控潜水器(ROV)搭载“可燃冰原位采集分解及引燃装置”下潜到1500多米深海底,科研人员远程操控采集可燃冰,并降压使其分解,产生的甲烷气体即为“源火”气源。随后,科考船甲板面的太阳能光伏装置发电并传输到海底,引燃气源获取“源火”。“海马”号携带燃烧的“源火”返回科考船甲板面后,科研人员将“源火”转移至“源火”盒,“源火”采集成功。新华社记者 卢汉欣 摄","height":576,"id":"ux3y9g_917215","mime":"image\/jpg","size":234.36,"url":"//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557b25e553b556124333b721d4ef43ca.jpg","width":1024},{"desc":"下水采集“源火”前,工作人员在调整搭载在“海马”号深海遥控潜水器上的采火装置(9月18日摄)。 10月9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火种采集仪式在广州举行。全运圣火“源火”来自南海1500多米深海底,通过引燃可燃冰的方式获取。 9月18日,在南海北部海域,我国自主研发的“海马”号深海遥控潜水器(ROV)搭载“可燃冰原位采集分解及引燃装置”下潜到1500多米深海底,科研人员远程操控采集可燃冰,并降压使其分解,产生的甲烷气体即为“源火”气源。随后,科考船甲板面的太阳能光伏装置发电并传输到海底,引燃气源获取“源火”。“海马”号携带燃烧的“源火”返回科考船甲板面后,科研人员将“源火”转移至“源火”盒,“源火”采集成功。新华社记者 卢汉欣 摄","height":698,"id":"x0ja4a_158913","mime":"image\/jpg","size":293.37,"url":"//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40f1965362484e22f7461dfa01f160ef.jpg","width":1024},{"desc":"在科考船甲板面,工作人员从搭载在“海马”号深海遥控潜水器上的采火装置里取火(9月18日摄)。 10月9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火种采集仪式在广州举行。全运圣火“源火”来自南海1500多米深海底,通过引燃可燃冰的方式获取。 9月18日,在南海北部海域,我国自主研发的“海马”号深海遥控潜水器(ROV)搭载“可燃冰原位采集分解及引燃装置”下潜到1500多米深海底,科研人员远程操控采集可燃冰,并降压使其分解,产生的甲烷气体即为“源火”气源。随后,科考船甲板面的太阳能光伏装置发电并传输到海底,引燃气源获取“源火”。“海马”号携带燃烧的“源火”返回科考船甲板面后,科研人员将“源火”转移至“源火”盒,“源火”采集成功。新华社记者 卢汉欣 摄","height":678,"id":"84lwjs_816212","mime":"image\/jpg","size":153.26,"url":"//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b8dc04e6e1fcfd1e79b5df3c67844434.jpg","width":1024},{"desc":"在科考船上的“海马”号深海遥控潜水器控制室里,工作人员遥控采火装置在海底进行作业(9月18日摄)。 10月9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火种采集仪式在广州举行。全运圣火“源火”来自南海1500多米深海底,通过引燃可燃冰的方式获取。 9月18日,在南海北部海域,我国自主研发的“海马”号深海遥控潜水器(ROV)搭载“可燃冰原位采集分解及引燃装置”下潜到1500多米深海底,科研人员远程操控采集可燃冰,并降压使其分解,产生的甲烷气体即为“源火”气源。随后,科考船甲板面的太阳能光伏装置发电并传输到海底,引燃气源获取“源火”。“海马”号携带燃烧的“源火”返回科考船甲板面后,科研人员将“源火”转移至“源火”盒,“源火”采集成功。新华社记者 卢汉欣 摄","height":683,"id":"geyqdf_318014","mime":"image\/jpg","size":226.05,"url":"//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43f9f6e3c7133b4af1fd4f4fc79ee6bd.jpg","width":1024},{"desc":"采集“源火”后,“海马”号深海遥控潜水器从海底返回,浮出水面(9月18日摄)。 10月9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火种采集仪式在广州举行。全运圣火“源火”来自南海1500多米深海底,通过引燃可燃冰的方式获取。 9月18日,在南海北部海域,我国自主研发的“海马”号深海遥控潜水器(ROV)搭载“可燃冰原位采集分解及引燃装置”下潜到1500多米深海底,科研人员远程操控采集可燃冰,并降压使其分解,产生的甲烷气体即为“源火”气源。随后,科考船甲板面的太阳能光伏装置发电并传输到海底,引燃气源获取“源火”。“海马”号携带燃烧的“源火”返回科考船甲板面后,科研人员将“源火”转移至“源火”盒,“源火”采集成功。新华社记者 卢汉欣 摄","height":674,"id":"ki2lew_582618","mime":"image\/jpg","size":322.95,"url":"//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3720f56833c5c71679a0d8e29a4be9c6.jpg","width":1024},{"desc":"“海马”号深海遥控潜水器搭载着采火装置准备下水采集“源火”(9月18日摄)。 10月9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火种采集仪式在广州举行。全运圣火“源火”来自南海1500多米深海底,通过引燃可燃冰的方式获取。 9月18日,在南海北部海域,我国自主研发的“海马”号深海遥控潜水器(ROV)搭载“可燃冰原位采集分解及引燃装置”下潜到1500多米深海底,科研人员远程操控采集可燃冰,并降压使其分解,产生的甲烷气体即为“源火”气源。随后,科考船甲板面的太阳能光伏装置发电并传输到海底,引燃气源获取“源火”。“海马”号携带燃烧的“源火”返回科考船甲板面后,科研人员将“源火”转移至“源火”盒,“源火”采集成功。新华社记者 卢汉欣 摄","height":683,"id":"6iufpo_411319","mime":"image\/jpg","size":245.51,"url":"//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da08ef9c500fe6b98c71bacbf4d032fa.jpg","width":1024},{"desc":"在科考船甲板面,“源火”采集组副组长,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副总工程师沙志彬(左)用引火棒将“源火”转移至“源火”盒(9月18日摄)。 10月9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火种采集仪式在广州举行。全运圣火“源火”来自南海1500多米深海底,通过引燃可燃冰的方式获取。 9月18日,在南海北部海域,我国自主研发的“海马”号深海遥控潜水器(ROV)搭载“可燃冰原位采集分解及引燃装置”下潜到1500多米深海底,科研人员远程操控采集可燃冰,并降压使其分解,产生的甲烷气体即为“源火”气源。随后,科考船甲板面的太阳能光伏装置发电并传输到海底,引燃气源获取“源火”。“海马”号携带燃烧的“源火”返回科考船甲板面后,科研人员将“源火”转移至“源火”盒,“源火”采集成功。新华社记者 卢汉欣 摄","height":745,"id":"5jwna4_458017","mime":"image\/jpg","size":199.5,"url":"//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b857f907a78559992449f3884ed7ace1.jpg","width":1024}]},"video":{"members":[]}}//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fdf6ede8f8d78f57a844cf1c423d3400u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