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8月26日,阳光新能源携手中国科协新技术开发中心共同发起的“追光者节・科技追光之旅”最后一站——北京站活动拉开序幕。据悉,该活动以馆企联动模式,将光伏、风电、储能等电站技术资源转化为科普资源,通过展览展示、动手实验、科普讲堂、专家分享四大维度,构建起全方位的沉浸式体验空间,让公众直观理解新能源电站如何发电、如何改变生活,使“双碳”目标的实现成为每个人可参与、可贡献的行动。

以馆企深度合作为纽带,以“科技追光之旅”为平台,阳光新能源打破了科普与产业之间的壁垒,通过科普与产业融合的方式,为新能源电站科普开辟出一条创新路径。这种模式使产业科普实现“产业实践反哺科普,科普助推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
阳光新能源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新能源行业正从“规模优先”迈向“效益和协同优先”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处于从设备技术引领转向电站技术引领的关键节点。阳光新能源始终以新能源电站技术创新为核心,通过独创的“魔方”技术平台,构建了研发、转化与大规模应用闭环,持续推动整个产业的协同发展。依托在创新端与应用端的双重发力,如今阳光新能源的家庭能源、充电站、工商业能源等创新电站产品,已深入千行百业、走入千家万户。
具体来看,在创新端,阳光新能源高度重视电站技术的开发和创新力度,切实把新能源电站技术先“立”起来,以“魔方”技术平台驱动多业务发展,深度贯通从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到大规模产业应用的闭环,积累了全方位、系统性的新能源知识体系与前沿洞察。
在应用端,依托“魔方”平台的技术延展性与系统兼容性,阳光新能源不仅实现集中式电站、工商业电站、家庭电站等全场景覆盖,更持续推进与上下游伙伴的协同创新,积累了大量实战案例与解决方案,为行业树立了“技术—产品—场景”高效贯通的标杆。
最后,阳光新能源方面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化与科技馆等机构合作,实现科普常态化、基地化的同时,持续创新电站技术,打造更多高效能、友好型电站,为国家“双碳”目标与绿色低碳社会注入持久的“追光力量”。(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