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科技报道 记者 林迪】7月16日,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为“链博会”)正式开幕,GE医疗以“国产创新,韧链共赢”为主题亮相,连续第三年携核心国产供应商集体参展。

展台中央,十余台覆盖CT、磁共振、核医学及先进可视化诊疗的最新国产高端设备与CT轴承、磁共振超导线、超声电路板等关键零部件并排陈列,直观呈现30多年来GE医疗在中国“建链—强链—延链”的系统化成果。
“作为中国医械智造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实践者,GE医疗30多年来始终走在带动国产双链发展的最前沿。”GE医疗中国副总裁、供应链总经理陈和强表示,“链博会为我们提供了链接全球、服务中国的重要舞台,我们把绿色供应链的最新进展放到聚光灯下,让绿色生态的最佳实践融入建圈强链的每一环节。”
绿色生态圈联盟落地
展会期间,GE医疗联合贝莱胜发起中国医疗设备绿色供应链创新生态圈联盟,并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医疗器械供应链分会、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和深圳市医疗器械行业协会联合主办联盟成立仪式。洛阳轴承、西部超导、科罗诺司、中国外运等首批成员集体亮相,未来将围绕绿色设计、低碳制造、资源循环利用展开跨企业协同创新。
GE医疗同步发布《2024年可持续发展报告》:相比2022年基准线,该公司运营及能源使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已下降23%;北京基地——中国医疗设备行业首座“灯塔工厂”——光伏发电项目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2000吨;无锡基地入选无锡市首批“零碳”工厂试点。报告同时披露,GE医疗带动上下游1000多家供应商伙伴在中国发展壮大,成就超16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公开数据显示,GE医疗在中国年均本土采购额近百亿元人民币,带动京津冀、长三角、成渝、大湾区四大产业集群、1000余家供应链伙伴共同成长。
来链博会展台上,一枚看似普通的CT轴承吸引观众驻足——它来自洛阳轴承。“我们与GE医疗的合作始于1998年,率先实现国产CT主轴承零突破,并牵头制定国内首个医疗CT主轴承国家技术标准,生产效率提升30%以上。”洛轴项目负责人自豪地说。
在稀土功能材料领域,眉山博雅与GE医疗联合攻关的硅酸钇镥(LYSO)晶体,2024年全球市占率突破30%。双方正规划在成都生物城共建联合实验室,探索高端医材前沿技术。“GE医疗的高标准倒逼我们完成制造范式升级,让新材料研发从闭门造车走向共融共创。”眉山博雅创始人王宇曾说。
国产显示模组首次联合展示
在链博会现场,GE医疗与京东方联合展示了3款高端监护类产品显示模组。这是双方2023年首届链博会签署战略合作后,首批联合展示的合作项目,将全面导入GE医疗监护仪产线。模组针对国内复杂临床场景优化显示性能与抗干扰能力,显著提升诊断精准度。
“双方的联合创新充分彰显了国产供应链在高端医疗设备核心材料和工艺上的突破,以及在满足国际高标准医疗设备可靠性要求上的综合实力。”研发项目团队介绍。
GE医疗提供的最新统计显示,中国市场销售的全线产品中,中国主导研发比例已突破50%;过去十余年,公司在北京、上海、无锡、天津、成都、深圳六大生产基地不断投入,产线覆盖国产普惠到高端医疗设备。
最后,陈和强透露,下一步将围绕区域产业链继续强化绿色智造、精益管理与数字化转型,“让中国供应链的韧性与创新力惠及全球医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