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KlUYh tech.huanqiu.comarticle清华研发新型类脑计算芯片登《Nature》杂志封面/e3pmh164r/e3pmh33i9【环球网科技 记者 樊俊卿】据人民日报新闻客户端消息,今日,由清华大学类脑计算研究中心施路平教授所带领的科研团队发布最新研究成果: 异构融合类脑计算芯片“天机芯(Tianjic)”。基于此研究结果发表题为“面向人工通用智能的异构天机芯片架构(Towards 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 with hybrid Tianjic chip architecture)”的国际论文,登上今日的《Nature》杂志封面。据悉,该芯片是世界首款异构融合类脑芯片,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既可支持脉冲神经网络又可支持人工神经网路的人工智能芯片。相关论文成果的发表,实现了中国在芯片和人工智能两大领域《Nature》论文零的突破。随后,清华大学公布了一条视频,演示了一辆由新型人工智能芯片驱动的自动驾驶自行车。研究人员介绍到,这种混合芯片被命名为“天机芯(Tianjic)”,有多个高度可重构的功能性核,可以同时支持机器学习算法和现有类脑计算算法。清华大学研究人员用一个自动驾驶自行车系统验证了这一混合芯片的处理能力。这是一个异构可扩展人工通用智能开发演示平台,利用一块天机芯片,展示了自行车的自平衡、动态感知、目标探测、跟踪、自动避障、过障、语音理解、自主决策等功能。试验中,无人自行车不仅可以识别语音指令、实现自平衡控制,还能对前方行人进行探测和跟踪,并自动避障。 2015年,施路平团队设计出第一代“天机芯”,经不断改进设计,2017年第二代“天机芯”问世。相比于当前世界先进的IBM的TrueNorth 芯片,2017年流片成功的第二代“天机芯”密度提升20%,处理速度提高至少10倍,带宽提高至少100倍,灵活性和扩展性更好。施路平在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早在2012年,清华大学就瞄准未来人工智能发展的前沿,通过人才引进布局类脑计算。2014年清华大学依托精仪系成立了联合七个院系的类脑计算研究中心,施路平任类脑计算研究中心主任。基于自主研发的天机芯片,类脑计算中心还研制出第一代类脑计算软件工具链,可支持从机器学习编程平台到“天机芯”的自动映射和编译,开发出第一代类脑计算系统,并利用类脑自动驾驶自行车建立一个异构可扩展人工通用智能开发演示平台。156464526000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樊俊卿环球网156464526000011["9CaKrnKlUOG","9CaKrnKlUrS","9CaKrnKlUnk","9CaKrnKlUm9","9CaKrnKlSUo"]//himg2.huanqiucdn.cn/attachment2010/2019/0801/15/42/20190801034220929.jpg{"email":"fanjunqing@huanqiu.com","name":"樊俊卿"}
【环球网科技 记者 樊俊卿】据人民日报新闻客户端消息,今日,由清华大学类脑计算研究中心施路平教授所带领的科研团队发布最新研究成果: 异构融合类脑计算芯片“天机芯(Tianjic)”。基于此研究结果发表题为“面向人工通用智能的异构天机芯片架构(Towards 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 with hybrid Tianjic chip architecture)”的国际论文,登上今日的《Nature》杂志封面。据悉,该芯片是世界首款异构融合类脑芯片,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既可支持脉冲神经网络又可支持人工神经网路的人工智能芯片。相关论文成果的发表,实现了中国在芯片和人工智能两大领域《Nature》论文零的突破。随后,清华大学公布了一条视频,演示了一辆由新型人工智能芯片驱动的自动驾驶自行车。研究人员介绍到,这种混合芯片被命名为“天机芯(Tianjic)”,有多个高度可重构的功能性核,可以同时支持机器学习算法和现有类脑计算算法。清华大学研究人员用一个自动驾驶自行车系统验证了这一混合芯片的处理能力。这是一个异构可扩展人工通用智能开发演示平台,利用一块天机芯片,展示了自行车的自平衡、动态感知、目标探测、跟踪、自动避障、过障、语音理解、自主决策等功能。试验中,无人自行车不仅可以识别语音指令、实现自平衡控制,还能对前方行人进行探测和跟踪,并自动避障。 2015年,施路平团队设计出第一代“天机芯”,经不断改进设计,2017年第二代“天机芯”问世。相比于当前世界先进的IBM的TrueNorth 芯片,2017年流片成功的第二代“天机芯”密度提升20%,处理速度提高至少10倍,带宽提高至少100倍,灵活性和扩展性更好。施路平在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早在2012年,清华大学就瞄准未来人工智能发展的前沿,通过人才引进布局类脑计算。2014年清华大学依托精仪系成立了联合七个院系的类脑计算研究中心,施路平任类脑计算研究中心主任。基于自主研发的天机芯片,类脑计算中心还研制出第一代类脑计算软件工具链,可支持从机器学习编程平台到“天机芯”的自动映射和编译,开发出第一代类脑计算系统,并利用类脑自动驾驶自行车建立一个异构可扩展人工通用智能开发演示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