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yEsJ tech.huanqiu.comarticle联想刘军:曾是“弃子” 让柳传志差点流泪/e3pmh164r/e3pmtmdvg1月5日,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杨元庆内部发邮件宣布,公司将在4月1日拆分成Lenovo业务集团和Think业务集团。其中Lenovo业务集团包含联想电脑和原MIDH(移动互联及数字家庭集团)业务,由刘军负责。消息一出,媒体纷纷分析认为,刘军将成联想集团未官方宣示的“二号人物”,未来接替杨元庆成为联想第三代掌舵者的有力竞争者。那么,这个曾经差点成“弃子”的联想子弟兵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从“好学生”到联想“子弟兵”进入联想前,他有着与那个年代“好学生”相似的成长经历:出身典型知识分子家庭,爸爸是教师,妈妈是医生。北京人,苦出身,对上个世家80年代的“富强粉”(中国物资限量阶段一种好吃的面粉)记忆犹新:那时候家里逢年过节买肉时,都是“挑着最肥的肉买二两”,然后包点饺子。然后是学习刻苦,考上清华,毕业第一志愿是去外企,但却没能如愿,最终不得不怀着“骑驴找马”的心态进入了联想。 于是,20年后,刘军成了联想纯正的子弟兵,并享受着柳传志与杨元庆的双重宠爱。但这20年,并不如水般平静。面对外企的高薪聘请,他抵制住了金钱的诱惑。刘军说:“人的眼界在自身发展中也举足轻重。一个人要能够退后一步综观全局,得识庐山真面目。前几年有不少外企看好我,出高薪聘请,例如美国康柏电脑公司,请我去做PC服务部的经理,工资是我当时的五倍。当时联想的待遇并不高,当你没有解决房子问题,骑自行车上下班,乘坐出租车受到限制时,面对这样的诱惑,你不可能不动心。这时就要看你有没有人们常说的‘定力’,是否能把握住。当时我向康柏公司提出我能不能做这个部门的主管,得到的答复是,给你的位置已经是本土员工的最高职位了,更高的职位都要聘用外籍员工。头上有天花板,这种感觉很受刺激。我相信国内企业一定会成长好,在外企你永远只能是打工。一个人做事要看长远,千万别从一时一事着想。有时经历比金钱更重要。”天禧电脑上市,他扛住了压力。1999年刘军主持研发的天禧电脑上市。这种有“单键飞梭”上网,以及易于开启机箱的电脑上市后,很受业界欢迎。天禧电脑共取得了42项国家专利,并为国人第一次赢得了国际电脑设计大奖。但起初,联想上下对刘军花千万元的研发冒险普遍存有疑问。直到到2000年,天禧电脑为联想电脑创下产值37.5亿元,也为联想电脑在1999年第三季度以8.5%的市场占有率荣登亚太市场PC销量榜首、跻身全球十强立下了汗马功劳,联想在香港的股价也于同期飙升了30%。而当天禧创下一个月3000万元的利润时,刘军心里的大石头才终于落了地,他的江湖地位也由此奠定。“只有不断经历,包括成功和失败,才能不断往前走。2000年也是我内心经受磨炼的一年,当你做出决策,经历市场的检验,你会对自己怀疑,考虑自己是否出的招不对。就像炼钢时的‘淬火’,加热、冷却、退水,然后成钢。”刘军说。几成“弃子” 让柳传志差点流眼泪然而,最考验刘军的莫过于2006那一年。当时,刘军升任联想集团COO,负责联想全球供应链。但因与时任联想集团CEO的阿梅里奥存有较大分歧,随后被阿梅里奥“冷藏”,并准备弃用刘军。受制于公司治理架构,杨元庆与柳传志对CEO的好恶决定表示无奈。但是柳传志当时在董事会上仍然发表了“重要意见”,认为刘军是合适的、优秀的领导人才。不过,刘军的COO还是当不下去了,被由阿梅里奥挖来的戴尔系高管Gerry P. Smith接任,他自己则去美国进修一年。但幸运的是,刘军的这颗“弃子”并没有坐实。2007年,刘军复出接替杨元庆担任消费集团总裁,阿梅里奥在联想内部发公开信表示了对刘军的认可。2009年,“柳传志-杨元庆”架构在联想再度确立后,刘军、陈绍鹏等联想子弟兵,重新全面掌控联想局面,刘、陈二人分别负责Idea产品集团和新兴市场。自此,刘军终于峰回路转,再次回到了正轨。对这番几成“弃子”的经历,刘军未曾在公开媒体表露过自己当时的心境。主流媒体的解读则是这样的:“在柳传志与杨元庆看来,当时对刘军的处理是联想国际化路途中不可回避的妥协,等时机变换,刘军肯定会再浮出海面。”当然,这一转折的实现,离不开两个关键人物的力挺:柳传志与杨元庆。2011年11月2日柳传志从联想集团卸任董事长时,曾盛赞刘军是一个“非常全面的的领导者”,并透露,在国际化CEO时代里,“专项战略委员会汇报的时候给刘军打的分数很低,元庆也记得,我当时差一点流眼泪,……一员大将的培养真的不知道经过多少磨难。”柳传志是靠山 杨元庆是发动机相比柳传志,刘军与杨元庆的关系则更加密切。从1994年,也就是刘军到联想第二年起,就与杨一起工作。两年后,刘军成为他的助手,自此便一直在其手下。因此,对于柳传志与杨元庆,刘军曾不止一次地在公开场合表示对他们的尊敬和感激,并尊两人为“导师”。“元庆是一台发动机,柳总则是靠山。”刘军曾这样评价他的两位领导。可以说,有了元庆,刘军便不停地工作,而在柳传志的靠山支持下,刘军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工作,心里有底。不过,关于刘军会不会成为联想第三代领导人,还有待观察。IT评论人士章国甚至认为,对于1964年出生的杨元庆而言,目前正是年富力强之时,至少可以继续领导联想10年;而1969年出生的刘军,与杨元庆年纪相差不大,不可能成为杨元庆的接班人。此外,章国还表示,目前杨元庆除担任联想集团董事长外,还兼任着CEO的职务,这一点或许会受人诟病,因此杨元庆的CEO职务可能在未来数年内交出,而最佳接任者确实是刘军。对话刘军:要非常聪明地赢这一场战斗《东方企业家》:这么多年来联想集团不断壮大,必然也要面对企业转型和战略转变,在那种挑战时期,联想在方向性选择上是否也走过弯路?刘军:我研究过这个问题。我的EMBA毕业论文就是战略管理。中国有很多蓬勃发展的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有一道坎儿挺重要,那就是从中等规模企业到大型企业的转变。关键是要上这个台阶,这个台阶背后最重要的是战略管理,也就是如何制定一个非常好的战略和提前的布局。其实联想遇到这个坎儿是在2001年至2003年,联想当时曾经有试图多元化的战略,内部分六大群组。到了后来,因为收购IBM,我们又专注回到PC发展上,元庆回来以后,兼顾短期和长期发展的平衡,觉得移动互联网是下一拨热潮,我们必须要为联想集团未来的五至十年的成长去投资,所以就把联想移动买回来。其实联想目标一直是智能手机,不是传统的手机,因为智能手机才是跟我们核心业务有协同效应的业务,联想移动做了铺垫,为联想进入移动互联网打了一个雪球的心,你滚雪球也要有一个核心。这是非常宝贵的资产。《东方企业家》:从收购IBM时就可以看到东西方企业理念的不同,而且在柳总眼里,你们是创业者,或者说是创业者和职业经理人的双重角色合二为一。纯粹的经理人是否会跟联想的文化相悖离?刘军:当时做IBM收购确实难度非常高,这里面包括很多的妥协,甚至是核心领域里的妥协,比如说企业核心价值观。有一段时间联想核心价值观都是妥协的。其实东方企业和西方企业还是有不同的理念,联想这个企业又有它独特的哲学,柳总说是没有家族的家族企业。柳总的理念一直希望企业的管理层不是雇佣兵,而是子弟兵,希望大家把自己当作企业的主人。雇来的人对当前的事负责,最大化当前的业务,主人会想得更长远,今天、明天、后天他都会兼顾。在这两个动因、两个不同的心态下面,行为是不一样的。这两种不同的管理哲学,有利有弊,没有绝对好坏,但是联想的管理哲学的确还是比较东方化的。《东方企业家》:现在还会焦虑地睡不着觉吗?刘军:我现在最满意的是,我不再会因为一个问题纠缠得自己恨不得一夜睡不踏实觉了。现在不会了。没有那么大压力,不至于。我这个人还是比较爱玩,打球是多年的好习惯,不至于说到了睡觉的时候还满脑子全是工作,会更平衡。联想移动互联业务是一个长跑,我也这样劝我的同事。我觉得用比较好的状态去准备好了,去做一个长跑。这个市场太大了,而且竞争者太多了,我们要非常聪明地赢这一场战斗,而不是靠着热情、血肉之躯。《东方企业家》:移动互联领域,你认为你们未来的竞争对手有哪些?刘军:强大的竞争者我认为是苹果和三星。但是我觉得这是一个新兴市场,一般竞争是针对有限市场,因为就那么大的地方,此起彼伏,此消彼长。现在世界很大,你要发现新大陆,这时候竞争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怎么优化你产品的客户体验?怎么样吸引和黏住你的客户?我不是很看好那些互联网服务企业来做硬件。这个市场真正的商业机会还没有完全量化出来,这时候它们比较着急去做一些拓展和调整,会使自己拖上一个巨大的包袱,因为硬件的运作规律是完全不一样的。《东方企业家》:你有感到危机的时候吗?刘军:天天都在感到危机。我跟团队讲,到现在为止,我们都是为了生存而战。因为这是一个先行者优势很明显的市场,你必去捕捉这个机会,成为先行者和领先者,否则就会比较累。另外,联想去做移动互联期望值很高,不会小富即安。公司现在2000亿人民币的规模,对未来的支柱产业要求是非常高的,我们时间又非常有限,怎么在短时间内实现公司的期望?这个事是很有难度的。《东方企业家》:你怎么看乔布斯和苹果引爆的这场智能化革命?刘军:我觉得乔布斯是非常有影响力的企业领导者,失去他对苹果肯定是巨大的损失,也是巨大的考验,从产品角度看苹果也确实面临着危机。市场一旦启动,开始了爆发性成长,客户需求就变得多样化,很难用一款产品同时去满足不同口味顾客的需求,联想希望针对细分需求去提供产品。我觉得苹果要特别注意不要走PC的老路。PC业的发展过程中,它曾经是特别领先的,可以跟今天的情况相提并论。但当PC市场真正爆发以后,苹果反而越来越被边缘化。从产品的创新上来看也是一样,iPhone领先其他智能手机大概5年,iPad大概是2-3年,苹果电视领先智能电视行业多长时间呢?可能是负的。今天联想拿出的智能电视,在2-4兆带宽上实现3秒钟即点即播的高清,无一能与我匹敌。我的意思是说,在产品创新上其他厂商已经在逐渐地赶上来了。《东方企业家》:在这个过程中会倒掉一批巨人?我们认为像诺基亚这样的巨人就很危险。刘军:我非常同意,这是一场大革命。智能化是一场大革命。这场革命,看似爆发很快,但实际上企业越大,面对新的市场,新的大潮,它越难调头。今天的市场,对于过去几个行业领先者都是很大的威胁,越是大象越不会跳舞。这场大革命是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世界的过程。《东方企业家》:你在联想最快乐和最痛苦的一段经历是什么?刘军:我最快乐的经历是在美国那一段,那段时间经历很多,都很快乐,有很多很好的回忆。另外一段是在2000年,那时候我们从英特尔那儿拿到了中国人的第一个电脑设计全球大奖。天禧电脑是一个划时代的创新产品。当时,我们背负很大压力去做创新,我记得天禧电脑研发投资要1000多万人民币,在当时是很大的数目,它的成败变成很大的压力。我当时花了很多时间在研发上面。我记得特别清楚,当时我们出了很多ID设计都不管用,马上将近截止了还没有满意的结果,最后我们作了一个决定,大家放假,结束这种封闭式的开发。我们现在联想创新设计院的姚映佳,也是我们祥云火炬的设计者,他当时是天禧电脑ID主设计师,放假他就自己出去玩去,到海边转悠转悠,看到贝壳后一下子有了灵感,拿起笔就开始画,回来后大家都觉得那是老天爷的恩赐。我们在最后的时间点把这个设计拿出来了,非常有创造力的设计。这算是痛苦和快乐交织的一段经历吧。《东方企业家》:你在联想已经有20年时间,对你影响最大的那个人是谁?刘军:我觉得柳总和元庆这两个人都对我影响很大。我特别感谢柳总,他能够在很复杂的环境下,把联想从一家国有到民营企业逐步带到世界500强。我觉得没有柳总就没有联想人的跑道和舞台。在过程中,他一直是一个导师,在最关键时候会出现,给你最重要的提示和方向,我真的是非常感谢他。元庆也是我必须要谈的,从1994年,我去联想第二年,就跟元庆一起工作,当时跟元庆还隔得挺远,但是从1996年我直接向元庆汇报变成了他的助手,从此我一直在他麾下,他带着我一步步往前走。元庆业务能力非常强,作为一个领导人,他的特点是非常有魄力,而且追求完美。我很幸运有这么两位导师。联想之外对我影响最大的,当然是我的父母。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刘军简历男 1969年4月生,汉族,北京人工作简历:1993-1996 联想集团评测中心 工程师 经理主持推出EGP系列电脑。1996-1997 联想集团首任PC研发部 总经理创建ID设计中心、随机软件中心,建立研发工程师技术职称体系。1998-2000 联想集团台式电脑事业部 总经理建立台式PC经营管理核算体系和供应链模型,主持设计并推出了划时代的因特网天禧电脑;带领联想台式PC业务取得亚太市场第一,进入世界十强。2001-2003 联想集团消费IT业务群 主管高级副总裁提出消费数码战略,改良1+1专卖店经营方针,建立新型分销零售体系。2003-2004 联想集团企划与运作系统 主管高级副总裁提出集成供应链战略,推动集团供应链改造,使运作成为联想PC核心竞争力之一;建立集团战略管理体系,是04中期战略的主要制定者与执行者。2005-2006 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 联想中国首席运营官全面负责联想中国业务,是新联想全球战略制定与业务整合的主要参与者。2006-2007 联想集团主管全球供应链高级副总裁、首席运营官全面负责联想全球供应链业务及公司整体运营工作2007- 联想集团主管全球消费集团高级副总裁全面负责联想全球消费业务管理及运营工作教育背景:1982-1988 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1988-1993 清华大学自动化系 学士1358150940000责编:陶文冬中国新闻周刊135815094000011[]{"email":"taowendong@huanqiu.com","name":"陶文冬"}
1月5日,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杨元庆内部发邮件宣布,公司将在4月1日拆分成Lenovo业务集团和Think业务集团。其中Lenovo业务集团包含联想电脑和原MIDH(移动互联及数字家庭集团)业务,由刘军负责。消息一出,媒体纷纷分析认为,刘军将成联想集团未官方宣示的“二号人物”,未来接替杨元庆成为联想第三代掌舵者的有力竞争者。那么,这个曾经差点成“弃子”的联想子弟兵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从“好学生”到联想“子弟兵”进入联想前,他有着与那个年代“好学生”相似的成长经历:出身典型知识分子家庭,爸爸是教师,妈妈是医生。北京人,苦出身,对上个世家80年代的“富强粉”(中国物资限量阶段一种好吃的面粉)记忆犹新:那时候家里逢年过节买肉时,都是“挑着最肥的肉买二两”,然后包点饺子。然后是学习刻苦,考上清华,毕业第一志愿是去外企,但却没能如愿,最终不得不怀着“骑驴找马”的心态进入了联想。 于是,20年后,刘军成了联想纯正的子弟兵,并享受着柳传志与杨元庆的双重宠爱。但这20年,并不如水般平静。面对外企的高薪聘请,他抵制住了金钱的诱惑。刘军说:“人的眼界在自身发展中也举足轻重。一个人要能够退后一步综观全局,得识庐山真面目。前几年有不少外企看好我,出高薪聘请,例如美国康柏电脑公司,请我去做PC服务部的经理,工资是我当时的五倍。当时联想的待遇并不高,当你没有解决房子问题,骑自行车上下班,乘坐出租车受到限制时,面对这样的诱惑,你不可能不动心。这时就要看你有没有人们常说的‘定力’,是否能把握住。当时我向康柏公司提出我能不能做这个部门的主管,得到的答复是,给你的位置已经是本土员工的最高职位了,更高的职位都要聘用外籍员工。头上有天花板,这种感觉很受刺激。我相信国内企业一定会成长好,在外企你永远只能是打工。一个人做事要看长远,千万别从一时一事着想。有时经历比金钱更重要。”天禧电脑上市,他扛住了压力。1999年刘军主持研发的天禧电脑上市。这种有“单键飞梭”上网,以及易于开启机箱的电脑上市后,很受业界欢迎。天禧电脑共取得了42项国家专利,并为国人第一次赢得了国际电脑设计大奖。但起初,联想上下对刘军花千万元的研发冒险普遍存有疑问。直到到2000年,天禧电脑为联想电脑创下产值37.5亿元,也为联想电脑在1999年第三季度以8.5%的市场占有率荣登亚太市场PC销量榜首、跻身全球十强立下了汗马功劳,联想在香港的股价也于同期飙升了30%。而当天禧创下一个月3000万元的利润时,刘军心里的大石头才终于落了地,他的江湖地位也由此奠定。“只有不断经历,包括成功和失败,才能不断往前走。2000年也是我内心经受磨炼的一年,当你做出决策,经历市场的检验,你会对自己怀疑,考虑自己是否出的招不对。就像炼钢时的‘淬火’,加热、冷却、退水,然后成钢。”刘军说。几成“弃子” 让柳传志差点流眼泪然而,最考验刘军的莫过于2006那一年。当时,刘军升任联想集团COO,负责联想全球供应链。但因与时任联想集团CEO的阿梅里奥存有较大分歧,随后被阿梅里奥“冷藏”,并准备弃用刘军。受制于公司治理架构,杨元庆与柳传志对CEO的好恶决定表示无奈。但是柳传志当时在董事会上仍然发表了“重要意见”,认为刘军是合适的、优秀的领导人才。不过,刘军的COO还是当不下去了,被由阿梅里奥挖来的戴尔系高管Gerry P. Smith接任,他自己则去美国进修一年。但幸运的是,刘军的这颗“弃子”并没有坐实。2007年,刘军复出接替杨元庆担任消费集团总裁,阿梅里奥在联想内部发公开信表示了对刘军的认可。2009年,“柳传志-杨元庆”架构在联想再度确立后,刘军、陈绍鹏等联想子弟兵,重新全面掌控联想局面,刘、陈二人分别负责Idea产品集团和新兴市场。自此,刘军终于峰回路转,再次回到了正轨。对这番几成“弃子”的经历,刘军未曾在公开媒体表露过自己当时的心境。主流媒体的解读则是这样的:“在柳传志与杨元庆看来,当时对刘军的处理是联想国际化路途中不可回避的妥协,等时机变换,刘军肯定会再浮出海面。”当然,这一转折的实现,离不开两个关键人物的力挺:柳传志与杨元庆。2011年11月2日柳传志从联想集团卸任董事长时,曾盛赞刘军是一个“非常全面的的领导者”,并透露,在国际化CEO时代里,“专项战略委员会汇报的时候给刘军打的分数很低,元庆也记得,我当时差一点流眼泪,……一员大将的培养真的不知道经过多少磨难。”柳传志是靠山 杨元庆是发动机相比柳传志,刘军与杨元庆的关系则更加密切。从1994年,也就是刘军到联想第二年起,就与杨一起工作。两年后,刘军成为他的助手,自此便一直在其手下。因此,对于柳传志与杨元庆,刘军曾不止一次地在公开场合表示对他们的尊敬和感激,并尊两人为“导师”。“元庆是一台发动机,柳总则是靠山。”刘军曾这样评价他的两位领导。可以说,有了元庆,刘军便不停地工作,而在柳传志的靠山支持下,刘军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工作,心里有底。不过,关于刘军会不会成为联想第三代领导人,还有待观察。IT评论人士章国甚至认为,对于1964年出生的杨元庆而言,目前正是年富力强之时,至少可以继续领导联想10年;而1969年出生的刘军,与杨元庆年纪相差不大,不可能成为杨元庆的接班人。此外,章国还表示,目前杨元庆除担任联想集团董事长外,还兼任着CEO的职务,这一点或许会受人诟病,因此杨元庆的CEO职务可能在未来数年内交出,而最佳接任者确实是刘军。对话刘军:要非常聪明地赢这一场战斗《东方企业家》:这么多年来联想集团不断壮大,必然也要面对企业转型和战略转变,在那种挑战时期,联想在方向性选择上是否也走过弯路?刘军:我研究过这个问题。我的EMBA毕业论文就是战略管理。中国有很多蓬勃发展的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有一道坎儿挺重要,那就是从中等规模企业到大型企业的转变。关键是要上这个台阶,这个台阶背后最重要的是战略管理,也就是如何制定一个非常好的战略和提前的布局。其实联想遇到这个坎儿是在2001年至2003年,联想当时曾经有试图多元化的战略,内部分六大群组。到了后来,因为收购IBM,我们又专注回到PC发展上,元庆回来以后,兼顾短期和长期发展的平衡,觉得移动互联网是下一拨热潮,我们必须要为联想集团未来的五至十年的成长去投资,所以就把联想移动买回来。其实联想目标一直是智能手机,不是传统的手机,因为智能手机才是跟我们核心业务有协同效应的业务,联想移动做了铺垫,为联想进入移动互联网打了一个雪球的心,你滚雪球也要有一个核心。这是非常宝贵的资产。《东方企业家》:从收购IBM时就可以看到东西方企业理念的不同,而且在柳总眼里,你们是创业者,或者说是创业者和职业经理人的双重角色合二为一。纯粹的经理人是否会跟联想的文化相悖离?刘军:当时做IBM收购确实难度非常高,这里面包括很多的妥协,甚至是核心领域里的妥协,比如说企业核心价值观。有一段时间联想核心价值观都是妥协的。其实东方企业和西方企业还是有不同的理念,联想这个企业又有它独特的哲学,柳总说是没有家族的家族企业。柳总的理念一直希望企业的管理层不是雇佣兵,而是子弟兵,希望大家把自己当作企业的主人。雇来的人对当前的事负责,最大化当前的业务,主人会想得更长远,今天、明天、后天他都会兼顾。在这两个动因、两个不同的心态下面,行为是不一样的。这两种不同的管理哲学,有利有弊,没有绝对好坏,但是联想的管理哲学的确还是比较东方化的。《东方企业家》:现在还会焦虑地睡不着觉吗?刘军:我现在最满意的是,我不再会因为一个问题纠缠得自己恨不得一夜睡不踏实觉了。现在不会了。没有那么大压力,不至于。我这个人还是比较爱玩,打球是多年的好习惯,不至于说到了睡觉的时候还满脑子全是工作,会更平衡。联想移动互联业务是一个长跑,我也这样劝我的同事。我觉得用比较好的状态去准备好了,去做一个长跑。这个市场太大了,而且竞争者太多了,我们要非常聪明地赢这一场战斗,而不是靠着热情、血肉之躯。《东方企业家》:移动互联领域,你认为你们未来的竞争对手有哪些?刘军:强大的竞争者我认为是苹果和三星。但是我觉得这是一个新兴市场,一般竞争是针对有限市场,因为就那么大的地方,此起彼伏,此消彼长。现在世界很大,你要发现新大陆,这时候竞争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怎么优化你产品的客户体验?怎么样吸引和黏住你的客户?我不是很看好那些互联网服务企业来做硬件。这个市场真正的商业机会还没有完全量化出来,这时候它们比较着急去做一些拓展和调整,会使自己拖上一个巨大的包袱,因为硬件的运作规律是完全不一样的。《东方企业家》:你有感到危机的时候吗?刘军:天天都在感到危机。我跟团队讲,到现在为止,我们都是为了生存而战。因为这是一个先行者优势很明显的市场,你必去捕捉这个机会,成为先行者和领先者,否则就会比较累。另外,联想去做移动互联期望值很高,不会小富即安。公司现在2000亿人民币的规模,对未来的支柱产业要求是非常高的,我们时间又非常有限,怎么在短时间内实现公司的期望?这个事是很有难度的。《东方企业家》:你怎么看乔布斯和苹果引爆的这场智能化革命?刘军:我觉得乔布斯是非常有影响力的企业领导者,失去他对苹果肯定是巨大的损失,也是巨大的考验,从产品角度看苹果也确实面临着危机。市场一旦启动,开始了爆发性成长,客户需求就变得多样化,很难用一款产品同时去满足不同口味顾客的需求,联想希望针对细分需求去提供产品。我觉得苹果要特别注意不要走PC的老路。PC业的发展过程中,它曾经是特别领先的,可以跟今天的情况相提并论。但当PC市场真正爆发以后,苹果反而越来越被边缘化。从产品的创新上来看也是一样,iPhone领先其他智能手机大概5年,iPad大概是2-3年,苹果电视领先智能电视行业多长时间呢?可能是负的。今天联想拿出的智能电视,在2-4兆带宽上实现3秒钟即点即播的高清,无一能与我匹敌。我的意思是说,在产品创新上其他厂商已经在逐渐地赶上来了。《东方企业家》:在这个过程中会倒掉一批巨人?我们认为像诺基亚这样的巨人就很危险。刘军:我非常同意,这是一场大革命。智能化是一场大革命。这场革命,看似爆发很快,但实际上企业越大,面对新的市场,新的大潮,它越难调头。今天的市场,对于过去几个行业领先者都是很大的威胁,越是大象越不会跳舞。这场大革命是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世界的过程。《东方企业家》:你在联想最快乐和最痛苦的一段经历是什么?刘军:我最快乐的经历是在美国那一段,那段时间经历很多,都很快乐,有很多很好的回忆。另外一段是在2000年,那时候我们从英特尔那儿拿到了中国人的第一个电脑设计全球大奖。天禧电脑是一个划时代的创新产品。当时,我们背负很大压力去做创新,我记得天禧电脑研发投资要1000多万人民币,在当时是很大的数目,它的成败变成很大的压力。我当时花了很多时间在研发上面。我记得特别清楚,当时我们出了很多ID设计都不管用,马上将近截止了还没有满意的结果,最后我们作了一个决定,大家放假,结束这种封闭式的开发。我们现在联想创新设计院的姚映佳,也是我们祥云火炬的设计者,他当时是天禧电脑ID主设计师,放假他就自己出去玩去,到海边转悠转悠,看到贝壳后一下子有了灵感,拿起笔就开始画,回来后大家都觉得那是老天爷的恩赐。我们在最后的时间点把这个设计拿出来了,非常有创造力的设计。这算是痛苦和快乐交织的一段经历吧。《东方企业家》:你在联想已经有20年时间,对你影响最大的那个人是谁?刘军:我觉得柳总和元庆这两个人都对我影响很大。我特别感谢柳总,他能够在很复杂的环境下,把联想从一家国有到民营企业逐步带到世界500强。我觉得没有柳总就没有联想人的跑道和舞台。在过程中,他一直是一个导师,在最关键时候会出现,给你最重要的提示和方向,我真的是非常感谢他。元庆也是我必须要谈的,从1994年,我去联想第二年,就跟元庆一起工作,当时跟元庆还隔得挺远,但是从1996年我直接向元庆汇报变成了他的助手,从此我一直在他麾下,他带着我一步步往前走。元庆业务能力非常强,作为一个领导人,他的特点是非常有魄力,而且追求完美。我很幸运有这么两位导师。联想之外对我影响最大的,当然是我的父母。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刘军简历男 1969年4月生,汉族,北京人工作简历:1993-1996 联想集团评测中心 工程师 经理主持推出EGP系列电脑。1996-1997 联想集团首任PC研发部 总经理创建ID设计中心、随机软件中心,建立研发工程师技术职称体系。1998-2000 联想集团台式电脑事业部 总经理建立台式PC经营管理核算体系和供应链模型,主持设计并推出了划时代的因特网天禧电脑;带领联想台式PC业务取得亚太市场第一,进入世界十强。2001-2003 联想集团消费IT业务群 主管高级副总裁提出消费数码战略,改良1+1专卖店经营方针,建立新型分销零售体系。2003-2004 联想集团企划与运作系统 主管高级副总裁提出集成供应链战略,推动集团供应链改造,使运作成为联想PC核心竞争力之一;建立集团战略管理体系,是04中期战略的主要制定者与执行者。2005-2006 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 联想中国首席运营官全面负责联想中国业务,是新联想全球战略制定与业务整合的主要参与者。2006-2007 联想集团主管全球供应链高级副总裁、首席运营官全面负责联想全球供应链业务及公司整体运营工作2007- 联想集团主管全球消费集团高级副总裁全面负责联想全球消费业务管理及运营工作教育背景:1982-1988 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1988-1993 清华大学自动化系 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