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UoQj tech.huanqiu.comarticle永远无法理解的脑洞 史上最丑的飞机和坦克/e3pmh164r/e3pmtlao3坦克、战机跟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脚步步入了人们的视野之中,其中有被称为“狂奔的旅鼠”的BT-2坦克,也有B29这样的飞行堡垒,但是在人类将近百年飞机和坦克研发史上有哪些可以用“奇葩”来形容的坦克和飞机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279工程从苏维埃政权从十月革命中诞生,倔强的毛熊们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对于装甲和机动的渴求,从历史上一路走来,毛熊们用钢铁和鲜血践行着自己对于坦克的理解。而伴随着冷战的到来,面对美帝国主义随时可能在自己土地上“种蘑菇”的行为,即便坐拥红色铁列的毛熊们也慌了——能不能搞一个即便是在核爆中心生存的坦克呢——于是毛熊们全家老小齐上阵,一起肝除了这个四条履带的怪物:279工程。初见279工程,无论是谁都会被他独树一帜的外表所吸引:八爪鱼一样的四条履带,前所未见的蝶形装甲,加上与IS-7一脉相承的130mm舰炮,都让这这辆主打“核爆中心”生存的重型坦克令人印象深刻。不过,虽然得益于四条履带的设计,让他仅有每平方厘米0.6公斤的压力(M1艾布兰坦克的接地压力还高达每平方厘米1.06公斤),加上专门为核爆环境设计的装甲,可以让279工程在苏联对北约进行第一波核打击后即便战场泥泞不堪也能迅速攻城略地。而蝶形装甲装甲的设计在减小了核爆冲击波的危害,同时还以倾斜装甲的形式增大了装甲等效,作为一款1954年的坦克,这样的装甲设计比以色列的梅卡瓦1不知道高到哪里去。 不过,这玩意看起了这么吊,却根本没办法进入苏联战略家们的法眼,因为他实在是太难以维护了,尤其是内测两条履带,在野战环境来说为内测两条履带进行维护工作对后勤来说基本上就是不可能的任务。这从根本上违背了毛熊武器结实耐用抗揍的特点,在早出了一辆实车之后便被扔进了垃圾桶。不过也是有好的一面的,西木在了解到这款坦克之后,借鉴其设计理念,从新设计出来了《红色警戒2》中标志性兵种:天启坦克。超级古比鱼运输机如果说毛熊的279工程是一个张牙舞爪的大章鱼的话,那美国NASA的超级古比鱼运输机则让另一种海洋生物飞上了天空——古比鱼,或者叫孔雀鱼。作为一款NASA用来运输航天飞机的运输机,超级古比鱼运输机完美的诠释了什么叫做“大肚能容”,虽然仅仅能搭载26吨的载荷(运-20载荷为50-55吨)但是其庞大的载货仓和涡桨引擎的配合依旧令人印象深刻,十分令人担心这小小的四发涡桨是否可以拖得动如此巨大的身躯。如果没有这种飞机美国人要想把“阿波罗”航天飞机的火箭助推发动机和“土星五号”火箭这样的大家伙从加州运送到佛罗里达就得用缓慢的货船装载,再经过巴拿马运河抵达目的地。如此令人印象深刻的运输机,恐怕只有肩负“全人类对抗外星人”的NASA才能支撑的住。KV-2重型坦克最起初,神创造天地。神说:要有战车。便有了战车。神说:战车要有国家。便有了德意志和苏维埃,并要分别作战。神说:要有152。便有了KV-2重型坦克和152mmM-10。152mm在战场上飞驰而过,撕裂了德国人的一二三四,扯开了德国人的方向,德国人看到KV-2的马桶头便闻风丧胆,德国人推来了他们专业反坦克的37mmPak35/36,这门伴随着德国人横扫欧罗巴,并取得了台儿庄大捷的反坦克炮,在KV-2面前却吃了憋,彻底沦为敲门砖,炮弹打在KV-2身上叮叮作响,一辆弹药耗尽的KV-2在巴巴罗萨行动发动的第二天甚至独自阻挡了一个德国装甲师两天的时间——这便是马桶头VS敲门砖的故事。KV-2的炮塔实在是过于特立独行,沉沦于火力至上的苏联人为何会丧心病狂的将152mm的巨炮搬上坦克地盘呢?这段故事还需要从苏德瓜分波兰说起。1939年,苏联德国瓜分波兰,苏联排出KV-1、SMK重型坦克等多种新锐战车进行战场检验,可实际的情况却发现,其装备的76mm炮根本无法对堡垒等固定目标进行有效的打击,这样,苏联西北方面军指挥部要求为4辆试验用的KV-1安装上152mm的榴弹炮,为了适应这门“巨♂大”的主炮,设计师不得不采取截短炮管降低后坐力的方法,并且从新设计炮塔,KV-2标志性的马桶头就诞生了。原本就不靠谱的kv地盘也被拿过来运载巨大的炮和巨大的炮塔,KV-2最大载弹量36发,尽管几乎从没有载满过,但笔者相信即便六名成员全部用来装弹也不能很快消耗这些炮弹。塘鹅反潜机如果KV-2的身材可以“臃肿”来形容的话,英国人的塘鹅则是将“臃肿”这个词发挥到了淋漓尽致。对于一个原本就狭小的单发还采用了同轴对转螺旋桨的单发飞机来说,使用三段折叠机翼的同时采用两名成员的设计就够拥挤的了。而丧心病狂的英国人依旧不满足,为了将塘鹅改造为既能充当“猎人”,也能充当“杀手”的反潜机,英国人再一次在塘鹅的机身中塞入了一名雷达操作员和一部对潜搜索雷达,让这架本身就臃肿的飞机,再一次胖了一大圈。同时,为了解决吊在机腹的新雷达破坏机身空气动力带来的扰流问题,塘鹅还在水平尾翼增设了一对垂直尾翼来稳定气流,虽然达到了目的,但是塘鹅让原本就丑的塘鹅更丑了。不过古人云“人不可貌相”,看来古今一理,就连飞机也是一样。尽管“塘鹅”的外观笨拙得有些滑稽,但它却是世界上第一种采用双轴涡桨发动机且同时具备“发现”和“猎杀”双重功能的舰载反潜机。更为可贵的是,“塘鹅”出色的设计使得它在后来被改成早期预警飞机,甚至电子对抗飞机,即便在淡出后还能被作为运输机等广为使用。虽然并未经历重大战事,“塘鹅”却也为皇家海军勤勤恳恳的尽忠服役了二十余年。因此说“塘鹅”是“能者”丝毫不为过。TOOOOOOOOOOOOOOOOGⅡ大英帝国诚品,红茶不撒典范。作为英国陆军部对于二次大战的错误估计,导致英国在设计这款坦克的时候目标就十分明确——步兵坦克,可以跟随着步兵推进即可。于是我们就能看到如此之长的TOGⅡ只要20km/h。而作为TOGⅡ的手机设计师,韦恩斯爵士曾在“陆上战舰委员会”供职。为开发自己的坦克,他组建了SVDC则是将TOGⅡ设计成如此之长的主要背锅人。因为他的倔强,TOGⅡ使用了当时根本不成熟的电传动计划,车身部分必须容纳包括发电机、发动机、传动机构、电缆等一系列装备,这还不包括为炮廓(未实装)和成员的准备的空间。当然作为一款身在二战的一战坦克,长度什么的,不正是方便越壕嘛。既然是陆上战舰委员会后人的人成就,既然是有着皇家海军的血统,不能下海,长度达到舰船水平则是轻松愉快然而,无情的德国人用法国战场扇了英国人一个嘴巴:新时代的战争应该这么打!新时代的坦克应该这么设计!然后苏联人又扇了德国人一个大嘴巴:要什么虎豹,我要T-34!如此机动极差(20km/h)、火力极渣(后期也仅装备了17磅炮)、装甲一般(通身76mm)的玩意,对于已经经历过二战初期的英国陆军来说根本就不可能要。但是如果问问TOGⅡ除了车长之外还有什么特点呢?估计就是那足以超越虎王坦克的体重了。里海怪物这不是飞机!这不是飞机!这不是飞机!首先我们科普一下啥叫地效效应:行器贴近地面或水面飞行时,气流流过机翼后会向后下方流动,这时地面或者水面将产生一股反作用力,当它在距离水面等于或小于1/2翼展的高度上飞行时,整个机体的上下压力差增大,升力会陡然增加,阻力减小,阻挡飞行器机翼下坠。这种可以使飞行器诱导阻力减小,同时能获得比空中飞行更高升阻比的物理现象。而里海怪物便是这样由苏联在1963左右开始研发的一款利用地效效应开发的一款飞行与近地面、水面的飞行器。虽然是地效飞行器,但是她的外形实在是太像一家飞机了,她有着机翼、垂直尾翼、倾斜水平翼、以及位于驾驶舱候补八个硕大的发动机以及机头部分的防浪板也出卖着她的身份。而在其机身背部背负着的6对反舰导弹则诉说这独数赫鲁晓夫时代的导弹美学。TV-8核动力坦克在那个全世界都在用核武器武装自己的年代,全美国军队都在为投送核武器和利用核能在头疼,海军开发出了核动力航母、核动力潜艇,空军再搞核动力战略轰炸机和核导弹。而此时已经沦为屌丝的美国陆军,面对二战后急剧缩水的国防预算,无论如何也不能分到更多的经费。我也要搞大新闻!于是,我们就看到了一个由开发了m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研发商克莱斯勒开发的一款核能坦克——TV-8。这个坦克方案的令人惊奇之处在于它把乘员组、武器、动力系统全部安置在一个豆荚形的炮塔里,炮塔下面是一个轻型底盘。该坦克的总重量大概是25吨,其中炮塔有15吨,底盘有10吨,这两部分可以分开空运。武器系统包括炮塔上一门90毫米T208滑膛炮,后面装着一套液压撞锤。90毫米炮弹存放在炮塔后部,通过钢制隔断与乘员组分开。该坦克的辅助武器包括两挺.30口径同轴机枪和一挺炮塔顶上可以遥控的.50口径机枪(车长控制)。车里采用一套闭路电视系统来保护乘员不受战术核武器爆炸时闪光的损害,同时也用来扩展车内的视野。如此之高的炮塔有多容易中弹就不说了,不过得益于如此奇葩的炮塔射击,TV-8甚至可以完成一般坦克玩不出来的花活:浮渡。这表明他拥有两栖作战能力,甚至可以提供给海军陆战队使用。不过经过一番评审后,大家发现TV-8相对普通装备来说没有什么本质的优势,而其动力又导致其本身就是一颗移动的核脏弹。幸亏TV-8只是一款作为技术储备研发的武器,并没有实际装备的打算。不过倒是有一起为基础研发未来坦克的计划。万幸的是克莱斯勒放弃了,然后搞了个m1艾布拉姆斯。XF2Y-1海标枪战斗机和V-8核动力坦克一样,XF2Y-1海标枪战斗机同样是一款技术验证机。在那个喷气机刚刚起步的年代(即屌丝喷气时代),由于当时的喷气机在加速性能普遍较差,飞机的起飞滑跑距离比活塞式飞机要长,在蒸汽弹射器尚未普遍应用的情况下,飞机不一定可以在航空母舰上安全起降,海军对这也深表担心。于是,为了减少海水进入发动机的可能,一款进气道在背部的独特战机边孕育而生。在仅有几十年的喷气飞机发展史上,我们曾经见过机头进气道和雷达共存的歼-6,见过进气道位于机身下部的F-15,进气道位于机头两侧的幻影2000。而像XF2Y-1海标枪战斗机这样直接把进气道背在背上的例子真的不多见(另一个例子是F-107战斗机)。如果说把进气道放在背部就足够令人印象深刻了的话,那其独特的起落架则让人说不出话来,XF2Y-1海标枪战斗机采用一对在机腹可收放的水橇,它们在“海标枪”起降时起到类似陆基飞机起落架的作用。飞机停在水面时,水撬完全收入机腹凹槽;起飞时,当飞机时速达到15-18千米,水撬前端出水,同时液压动作筒开始工作,使水撬伸出至中间位置;飞机时速达到71-72 千米时,水撬完全伸开,直至飞机达到约233千米/小时的起飞速度。XF2Y-1的两副水撬末端各装有一个不可收放的小轮,当水撬完全伸开时,它们和装在后机身腹部的另一个小轮组成简易的“后三点式”起落架,能够提供有限的陆地机动能力,使飞机可以凭借自身动力完成沿缓坡道下水或者上岸的过程。但“海标枪”并不具备在常规跑道上起降的能力。如此快速的水面滑行能力令人十分容易产生以另一个疑惑:这货真的不是一艘导弹快艇么?阿琼主战坦克黑了一遍美帝苏修,怎么能忘了我们的老朋友印度呢?这个靠买出来的“世界第四军事强国”用了近四十年的时间终于研发了一款属于自己的第三代主战坦克阿琼主战坦克,第一代阿琼重达62吨使用的发动机是从德国进口的,功率高达1400马力。然而,事实上它的发动机是利用830马力德国“豹1”坦克的同型发动机通过安装强力涡轮增压器把功率强行提高而成,功率提升幅度达80%,可想而知,这种发动机的可靠性会有多么低下。然而更悲剧的是,这已经比印度自制的所有发动机都更可靠……除了可靠率低的特点之外,阿琼的另一大特点就是贵。根据媒体的报道,阿琼主战坦克单价高达802万美元,而俄罗斯的T-90S坦克才250万美元,美国在2011年7月“趁火打劫”向埃及推销的M1A1坦克,每辆也不过695万美元。如此叼炸天的性价比估计也只有印度军方会接受,而我们今天讨论的全世界最丑的坦克战机,单说外形,阿琼真的不算特别突出,但是当阿琼与印度独特的审美文化结合起来,便是另一番光景了。下面这张图各位军民都十分熟悉,首批交付的阿琼全身装饰堪称惊艳豪华,如此色彩斑斓的装饰配色恐怕只有新疆的切糕能与之一战了。再考虑到印度武器堪称恐怖的步兵挂载能力,直接把只能装四个人的以色列梅卡瓦秒的渣渣都不剩。震电式截击机1945年,曾经不可一世的日本早已疲惫不堪,美军B-29机群的轰炸也带来了“李梅火攻”这样惨绝人寰的时间。面对美国没日没夜的战略轰炸,一款重火力、短航程的截击机方案便被军部提了出来,这便是震电战斗机。当时的螺旋桨战斗机普遍使用的还是前拉式引擎布置方法,这是一种非常成熟的结构,不过结果便是需要采用液冷发动这种引擎技术复杂,价格昂贵又易损坏。日本本身发动机技术不如其他国家,资源匮乏,大量生产液冷发动机明细不现实。而且前拉式飞机的武器装在中心机头需要装备射击同步协调器,对火力发挥极为不利。同时还要挤占宝贵的机头空间,对于一款截击机来说根本是不可接受的。日本没有资源后推式奇葩造型的震电横空出世。百科中说震电式废除了过去的水平尾翼,而把其挪到了主翼的前面成为鸭翼。武器被留在了前方,但是发动机和螺旋桨都被设计在了飞机的后部。这样子的布局从某种程度上尽量利用了全部的空间,同时也尽量缩小了同等装备机体的体积。另外一个考虑也为了减少前方的空气阻力从而为了达到过去普通设计所达不到的速度优势,有利于高空高速飞行。同时为了更好的完成截击任务,震电战斗机配备了四门30mm机炮,由于只进行了三次试飞,日本便已宣告偷香,并没有参与实战。但是就算是参与了实战,面对美国陆海军和海军陆战队的步步紧逼与下饺子的行为,唯一的结果,恐怕也是像德国二战末期那些黑科技武器一样,被淹没在滚滚的历史车轮之中。为了避开发动机和垂直尾翼,震电的起落架如此之长1457486760000责编:黎晓珊游民星空[原创]145748676000011["9CaKrnJUoOG","9CaKrnJUoOx","9CaKrnJUoOd","9CaKrnJUoNE","9CaKrnJUoN9"]//himg2.huanqiucdn.cn/attachment2010/2016/0309/20160309083631649.jpg{"email":"script_silent@huanqiu.com","name":"沉默者"}
坦克、战机跟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脚步步入了人们的视野之中,其中有被称为“狂奔的旅鼠”的BT-2坦克,也有B29这样的飞行堡垒,但是在人类将近百年飞机和坦克研发史上有哪些可以用“奇葩”来形容的坦克和飞机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279工程从苏维埃政权从十月革命中诞生,倔强的毛熊们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对于装甲和机动的渴求,从历史上一路走来,毛熊们用钢铁和鲜血践行着自己对于坦克的理解。而伴随着冷战的到来,面对美帝国主义随时可能在自己土地上“种蘑菇”的行为,即便坐拥红色铁列的毛熊们也慌了——能不能搞一个即便是在核爆中心生存的坦克呢——于是毛熊们全家老小齐上阵,一起肝除了这个四条履带的怪物:279工程。初见279工程,无论是谁都会被他独树一帜的外表所吸引:八爪鱼一样的四条履带,前所未见的蝶形装甲,加上与IS-7一脉相承的130mm舰炮,都让这这辆主打“核爆中心”生存的重型坦克令人印象深刻。不过,虽然得益于四条履带的设计,让他仅有每平方厘米0.6公斤的压力(M1艾布兰坦克的接地压力还高达每平方厘米1.06公斤),加上专门为核爆环境设计的装甲,可以让279工程在苏联对北约进行第一波核打击后即便战场泥泞不堪也能迅速攻城略地。而蝶形装甲装甲的设计在减小了核爆冲击波的危害,同时还以倾斜装甲的形式增大了装甲等效,作为一款1954年的坦克,这样的装甲设计比以色列的梅卡瓦1不知道高到哪里去。 不过,这玩意看起了这么吊,却根本没办法进入苏联战略家们的法眼,因为他实在是太难以维护了,尤其是内测两条履带,在野战环境来说为内测两条履带进行维护工作对后勤来说基本上就是不可能的任务。这从根本上违背了毛熊武器结实耐用抗揍的特点,在早出了一辆实车之后便被扔进了垃圾桶。不过也是有好的一面的,西木在了解到这款坦克之后,借鉴其设计理念,从新设计出来了《红色警戒2》中标志性兵种:天启坦克。超级古比鱼运输机如果说毛熊的279工程是一个张牙舞爪的大章鱼的话,那美国NASA的超级古比鱼运输机则让另一种海洋生物飞上了天空——古比鱼,或者叫孔雀鱼。作为一款NASA用来运输航天飞机的运输机,超级古比鱼运输机完美的诠释了什么叫做“大肚能容”,虽然仅仅能搭载26吨的载荷(运-20载荷为50-55吨)但是其庞大的载货仓和涡桨引擎的配合依旧令人印象深刻,十分令人担心这小小的四发涡桨是否可以拖得动如此巨大的身躯。如果没有这种飞机美国人要想把“阿波罗”航天飞机的火箭助推发动机和“土星五号”火箭这样的大家伙从加州运送到佛罗里达就得用缓慢的货船装载,再经过巴拿马运河抵达目的地。如此令人印象深刻的运输机,恐怕只有肩负“全人类对抗外星人”的NASA才能支撑的住。KV-2重型坦克最起初,神创造天地。神说:要有战车。便有了战车。神说:战车要有国家。便有了德意志和苏维埃,并要分别作战。神说:要有152。便有了KV-2重型坦克和152mmM-10。152mm在战场上飞驰而过,撕裂了德国人的一二三四,扯开了德国人的方向,德国人看到KV-2的马桶头便闻风丧胆,德国人推来了他们专业反坦克的37mmPak35/36,这门伴随着德国人横扫欧罗巴,并取得了台儿庄大捷的反坦克炮,在KV-2面前却吃了憋,彻底沦为敲门砖,炮弹打在KV-2身上叮叮作响,一辆弹药耗尽的KV-2在巴巴罗萨行动发动的第二天甚至独自阻挡了一个德国装甲师两天的时间——这便是马桶头VS敲门砖的故事。KV-2的炮塔实在是过于特立独行,沉沦于火力至上的苏联人为何会丧心病狂的将152mm的巨炮搬上坦克地盘呢?这段故事还需要从苏德瓜分波兰说起。1939年,苏联德国瓜分波兰,苏联排出KV-1、SMK重型坦克等多种新锐战车进行战场检验,可实际的情况却发现,其装备的76mm炮根本无法对堡垒等固定目标进行有效的打击,这样,苏联西北方面军指挥部要求为4辆试验用的KV-1安装上152mm的榴弹炮,为了适应这门“巨♂大”的主炮,设计师不得不采取截短炮管降低后坐力的方法,并且从新设计炮塔,KV-2标志性的马桶头就诞生了。原本就不靠谱的kv地盘也被拿过来运载巨大的炮和巨大的炮塔,KV-2最大载弹量36发,尽管几乎从没有载满过,但笔者相信即便六名成员全部用来装弹也不能很快消耗这些炮弹。塘鹅反潜机如果KV-2的身材可以“臃肿”来形容的话,英国人的塘鹅则是将“臃肿”这个词发挥到了淋漓尽致。对于一个原本就狭小的单发还采用了同轴对转螺旋桨的单发飞机来说,使用三段折叠机翼的同时采用两名成员的设计就够拥挤的了。而丧心病狂的英国人依旧不满足,为了将塘鹅改造为既能充当“猎人”,也能充当“杀手”的反潜机,英国人再一次在塘鹅的机身中塞入了一名雷达操作员和一部对潜搜索雷达,让这架本身就臃肿的飞机,再一次胖了一大圈。同时,为了解决吊在机腹的新雷达破坏机身空气动力带来的扰流问题,塘鹅还在水平尾翼增设了一对垂直尾翼来稳定气流,虽然达到了目的,但是塘鹅让原本就丑的塘鹅更丑了。不过古人云“人不可貌相”,看来古今一理,就连飞机也是一样。尽管“塘鹅”的外观笨拙得有些滑稽,但它却是世界上第一种采用双轴涡桨发动机且同时具备“发现”和“猎杀”双重功能的舰载反潜机。更为可贵的是,“塘鹅”出色的设计使得它在后来被改成早期预警飞机,甚至电子对抗飞机,即便在淡出后还能被作为运输机等广为使用。虽然并未经历重大战事,“塘鹅”却也为皇家海军勤勤恳恳的尽忠服役了二十余年。因此说“塘鹅”是“能者”丝毫不为过。TOOOOOOOOOOOOOOOOGⅡ大英帝国诚品,红茶不撒典范。作为英国陆军部对于二次大战的错误估计,导致英国在设计这款坦克的时候目标就十分明确——步兵坦克,可以跟随着步兵推进即可。于是我们就能看到如此之长的TOGⅡ只要20km/h。而作为TOGⅡ的手机设计师,韦恩斯爵士曾在“陆上战舰委员会”供职。为开发自己的坦克,他组建了SVDC则是将TOGⅡ设计成如此之长的主要背锅人。因为他的倔强,TOGⅡ使用了当时根本不成熟的电传动计划,车身部分必须容纳包括发电机、发动机、传动机构、电缆等一系列装备,这还不包括为炮廓(未实装)和成员的准备的空间。当然作为一款身在二战的一战坦克,长度什么的,不正是方便越壕嘛。既然是陆上战舰委员会后人的人成就,既然是有着皇家海军的血统,不能下海,长度达到舰船水平则是轻松愉快然而,无情的德国人用法国战场扇了英国人一个嘴巴:新时代的战争应该这么打!新时代的坦克应该这么设计!然后苏联人又扇了德国人一个大嘴巴:要什么虎豹,我要T-34!如此机动极差(20km/h)、火力极渣(后期也仅装备了17磅炮)、装甲一般(通身76mm)的玩意,对于已经经历过二战初期的英国陆军来说根本就不可能要。但是如果问问TOGⅡ除了车长之外还有什么特点呢?估计就是那足以超越虎王坦克的体重了。里海怪物这不是飞机!这不是飞机!这不是飞机!首先我们科普一下啥叫地效效应:行器贴近地面或水面飞行时,气流流过机翼后会向后下方流动,这时地面或者水面将产生一股反作用力,当它在距离水面等于或小于1/2翼展的高度上飞行时,整个机体的上下压力差增大,升力会陡然增加,阻力减小,阻挡飞行器机翼下坠。这种可以使飞行器诱导阻力减小,同时能获得比空中飞行更高升阻比的物理现象。而里海怪物便是这样由苏联在1963左右开始研发的一款利用地效效应开发的一款飞行与近地面、水面的飞行器。虽然是地效飞行器,但是她的外形实在是太像一家飞机了,她有着机翼、垂直尾翼、倾斜水平翼、以及位于驾驶舱候补八个硕大的发动机以及机头部分的防浪板也出卖着她的身份。而在其机身背部背负着的6对反舰导弹则诉说这独数赫鲁晓夫时代的导弹美学。TV-8核动力坦克在那个全世界都在用核武器武装自己的年代,全美国军队都在为投送核武器和利用核能在头疼,海军开发出了核动力航母、核动力潜艇,空军再搞核动力战略轰炸机和核导弹。而此时已经沦为屌丝的美国陆军,面对二战后急剧缩水的国防预算,无论如何也不能分到更多的经费。我也要搞大新闻!于是,我们就看到了一个由开发了m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研发商克莱斯勒开发的一款核能坦克——TV-8。这个坦克方案的令人惊奇之处在于它把乘员组、武器、动力系统全部安置在一个豆荚形的炮塔里,炮塔下面是一个轻型底盘。该坦克的总重量大概是25吨,其中炮塔有15吨,底盘有10吨,这两部分可以分开空运。武器系统包括炮塔上一门90毫米T208滑膛炮,后面装着一套液压撞锤。90毫米炮弹存放在炮塔后部,通过钢制隔断与乘员组分开。该坦克的辅助武器包括两挺.30口径同轴机枪和一挺炮塔顶上可以遥控的.50口径机枪(车长控制)。车里采用一套闭路电视系统来保护乘员不受战术核武器爆炸时闪光的损害,同时也用来扩展车内的视野。如此之高的炮塔有多容易中弹就不说了,不过得益于如此奇葩的炮塔射击,TV-8甚至可以完成一般坦克玩不出来的花活:浮渡。这表明他拥有两栖作战能力,甚至可以提供给海军陆战队使用。不过经过一番评审后,大家发现TV-8相对普通装备来说没有什么本质的优势,而其动力又导致其本身就是一颗移动的核脏弹。幸亏TV-8只是一款作为技术储备研发的武器,并没有实际装备的打算。不过倒是有一起为基础研发未来坦克的计划。万幸的是克莱斯勒放弃了,然后搞了个m1艾布拉姆斯。XF2Y-1海标枪战斗机和V-8核动力坦克一样,XF2Y-1海标枪战斗机同样是一款技术验证机。在那个喷气机刚刚起步的年代(即屌丝喷气时代),由于当时的喷气机在加速性能普遍较差,飞机的起飞滑跑距离比活塞式飞机要长,在蒸汽弹射器尚未普遍应用的情况下,飞机不一定可以在航空母舰上安全起降,海军对这也深表担心。于是,为了减少海水进入发动机的可能,一款进气道在背部的独特战机边孕育而生。在仅有几十年的喷气飞机发展史上,我们曾经见过机头进气道和雷达共存的歼-6,见过进气道位于机身下部的F-15,进气道位于机头两侧的幻影2000。而像XF2Y-1海标枪战斗机这样直接把进气道背在背上的例子真的不多见(另一个例子是F-107战斗机)。如果说把进气道放在背部就足够令人印象深刻了的话,那其独特的起落架则让人说不出话来,XF2Y-1海标枪战斗机采用一对在机腹可收放的水橇,它们在“海标枪”起降时起到类似陆基飞机起落架的作用。飞机停在水面时,水撬完全收入机腹凹槽;起飞时,当飞机时速达到15-18千米,水撬前端出水,同时液压动作筒开始工作,使水撬伸出至中间位置;飞机时速达到71-72 千米时,水撬完全伸开,直至飞机达到约233千米/小时的起飞速度。XF2Y-1的两副水撬末端各装有一个不可收放的小轮,当水撬完全伸开时,它们和装在后机身腹部的另一个小轮组成简易的“后三点式”起落架,能够提供有限的陆地机动能力,使飞机可以凭借自身动力完成沿缓坡道下水或者上岸的过程。但“海标枪”并不具备在常规跑道上起降的能力。如此快速的水面滑行能力令人十分容易产生以另一个疑惑:这货真的不是一艘导弹快艇么?阿琼主战坦克黑了一遍美帝苏修,怎么能忘了我们的老朋友印度呢?这个靠买出来的“世界第四军事强国”用了近四十年的时间终于研发了一款属于自己的第三代主战坦克阿琼主战坦克,第一代阿琼重达62吨使用的发动机是从德国进口的,功率高达1400马力。然而,事实上它的发动机是利用830马力德国“豹1”坦克的同型发动机通过安装强力涡轮增压器把功率强行提高而成,功率提升幅度达80%,可想而知,这种发动机的可靠性会有多么低下。然而更悲剧的是,这已经比印度自制的所有发动机都更可靠……除了可靠率低的特点之外,阿琼的另一大特点就是贵。根据媒体的报道,阿琼主战坦克单价高达802万美元,而俄罗斯的T-90S坦克才250万美元,美国在2011年7月“趁火打劫”向埃及推销的M1A1坦克,每辆也不过695万美元。如此叼炸天的性价比估计也只有印度军方会接受,而我们今天讨论的全世界最丑的坦克战机,单说外形,阿琼真的不算特别突出,但是当阿琼与印度独特的审美文化结合起来,便是另一番光景了。下面这张图各位军民都十分熟悉,首批交付的阿琼全身装饰堪称惊艳豪华,如此色彩斑斓的装饰配色恐怕只有新疆的切糕能与之一战了。再考虑到印度武器堪称恐怖的步兵挂载能力,直接把只能装四个人的以色列梅卡瓦秒的渣渣都不剩。震电式截击机1945年,曾经不可一世的日本早已疲惫不堪,美军B-29机群的轰炸也带来了“李梅火攻”这样惨绝人寰的时间。面对美国没日没夜的战略轰炸,一款重火力、短航程的截击机方案便被军部提了出来,这便是震电战斗机。当时的螺旋桨战斗机普遍使用的还是前拉式引擎布置方法,这是一种非常成熟的结构,不过结果便是需要采用液冷发动这种引擎技术复杂,价格昂贵又易损坏。日本本身发动机技术不如其他国家,资源匮乏,大量生产液冷发动机明细不现实。而且前拉式飞机的武器装在中心机头需要装备射击同步协调器,对火力发挥极为不利。同时还要挤占宝贵的机头空间,对于一款截击机来说根本是不可接受的。日本没有资源后推式奇葩造型的震电横空出世。百科中说震电式废除了过去的水平尾翼,而把其挪到了主翼的前面成为鸭翼。武器被留在了前方,但是发动机和螺旋桨都被设计在了飞机的后部。这样子的布局从某种程度上尽量利用了全部的空间,同时也尽量缩小了同等装备机体的体积。另外一个考虑也为了减少前方的空气阻力从而为了达到过去普通设计所达不到的速度优势,有利于高空高速飞行。同时为了更好的完成截击任务,震电战斗机配备了四门30mm机炮,由于只进行了三次试飞,日本便已宣告偷香,并没有参与实战。但是就算是参与了实战,面对美国陆海军和海军陆战队的步步紧逼与下饺子的行为,唯一的结果,恐怕也是像德国二战末期那些黑科技武器一样,被淹没在滚滚的历史车轮之中。为了避开发动机和垂直尾翼,震电的起落架如此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