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FKj7 tech.huanqiu.comarticle李红义再造如风达 最互联网化的物流配送公司/e3pmh164r/e3pmtmdvg在去年低调完成与凡客之间的资产剥离后,如风达今年8月投奔中信产业基金全资控股的公路快运企业天地华宇集团,作为天地华宇旗下的快递品牌独立运营。8月,全新的开始,如风达真正独立,脱离凡客的他,未来将如何发展呢?如风达总经理李红义解惑了如风达发展战略,充分展示了如风达“最互联网化的物流配送公司”的特色,在电商大发展的背景下,闯出一条如风达之路。李红义2001年,李红义加入卓越网,负责物流建设;2005年,加入红孩子,担任物流总监;2007年,加入凡客诚品,2008年创办如风达。一度,如风达在电商快递物流中无出其二,为凡客的崛起立下汗马功劳。脱离凡客电商母体 依靠个性化生存“之前的老客户没有变,新客户多了,因为电商业务可以接了。脱离之后,发展有了很大的空间。”李红义在接受记者采访中谈到。与如风达竞争对手比,如风达最大的优势是其“最互联网化的物流配送公司”的优势,也就是核心竞争力。如风达创立就源自为互联网电商落地配送2007年,李红义加盟凡客,掌管物流部。跟2005年相比,国内的配送环境又有变化:落地配公司从萌芽走向壮大。“基本垄断了,每个省都有1-2家,电商覆盖这个范围,就要去找它们。”但问题是,这类公司只管接单,将A送到B地,没有个性化服务。而凡客销售的是衬衣,有许多特殊要求,如试穿、退换货、差额退款… …于是2008年,李红义从零起步,又创办了最后一公里配送企业如风达。“这是一个全新行业,我从头到尾重新开始,租办公室、招人… …最初员工只有几个人,启动资金10万元。”李红义回忆,如风达成立的初衷是,摸出一套适合凡客的配送模式,然后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摸索过程中,如风达付出了很大成本,如2009年,凡客推出试穿服务。“客户试穿,凡客每单补贴2元钱,但有意思的是,有些客户在家里试穿了2-3个钟头,买了一堆东西,配送员站在外面就傻了。”李红义说。同年,凡客还推出30天免费退换货。“刚开始的时候我们不敢做,担心用户穿了两天就退货怎么办。”让李红义感到庆幸的是,这些“坏”客户的比例很小。这些个性服务,后来通过推广,成为了许多落地配公司的标准服务。如风达也就此留下烙印:一个具有互联网基因的物流配送公司。从成立之初起,如风达就呈爆发式增长。2008年,配送点仅5个,人员不足50人。到2010年底,共23个城市,68个站点,1620个员工。到2011年3月,共30多个城市、171个站点,员工4000-5000人。“我们团队有4000-5000人,电商业务起伏不定,比如说今天六十万单,下礼拜就十几万单,波动很大,我得把这个补起来。”李红义告诉媒体,富余的物流能力让他不得不向外接单。2011年,中信、招商银行、小米、中国移动等大型公司成为如风达的客户。为何是这些传统的大公司成为如风达的客户?“招商银行是跟凡客谈联名卡时接入的,当时他们一个副总过来,问你的物流服务能不能对外?我们一拍即合。2011年,正赶上雷军做小米手机,它们初期100%的手机配送业务都是我们做的。”今年7月,凡客将如风达出售给中信。1414548960000责编:陈健比特网141454896000011[]//himg2.huanqiucdn.cn/attachment2010/2014/1029/20141029101706602.jpg{"email":"陈健@huanqiu.com","name":"陈健"}
在去年低调完成与凡客之间的资产剥离后,如风达今年8月投奔中信产业基金全资控股的公路快运企业天地华宇集团,作为天地华宇旗下的快递品牌独立运营。8月,全新的开始,如风达真正独立,脱离凡客的他,未来将如何发展呢?如风达总经理李红义解惑了如风达发展战略,充分展示了如风达“最互联网化的物流配送公司”的特色,在电商大发展的背景下,闯出一条如风达之路。李红义2001年,李红义加入卓越网,负责物流建设;2005年,加入红孩子,担任物流总监;2007年,加入凡客诚品,2008年创办如风达。一度,如风达在电商快递物流中无出其二,为凡客的崛起立下汗马功劳。脱离凡客电商母体 依靠个性化生存“之前的老客户没有变,新客户多了,因为电商业务可以接了。脱离之后,发展有了很大的空间。”李红义在接受记者采访中谈到。与如风达竞争对手比,如风达最大的优势是其“最互联网化的物流配送公司”的优势,也就是核心竞争力。如风达创立就源自为互联网电商落地配送2007年,李红义加盟凡客,掌管物流部。跟2005年相比,国内的配送环境又有变化:落地配公司从萌芽走向壮大。“基本垄断了,每个省都有1-2家,电商覆盖这个范围,就要去找它们。”但问题是,这类公司只管接单,将A送到B地,没有个性化服务。而凡客销售的是衬衣,有许多特殊要求,如试穿、退换货、差额退款… …于是2008年,李红义从零起步,又创办了最后一公里配送企业如风达。“这是一个全新行业,我从头到尾重新开始,租办公室、招人… …最初员工只有几个人,启动资金10万元。”李红义回忆,如风达成立的初衷是,摸出一套适合凡客的配送模式,然后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摸索过程中,如风达付出了很大成本,如2009年,凡客推出试穿服务。“客户试穿,凡客每单补贴2元钱,但有意思的是,有些客户在家里试穿了2-3个钟头,买了一堆东西,配送员站在外面就傻了。”李红义说。同年,凡客还推出30天免费退换货。“刚开始的时候我们不敢做,担心用户穿了两天就退货怎么办。”让李红义感到庆幸的是,这些“坏”客户的比例很小。这些个性服务,后来通过推广,成为了许多落地配公司的标准服务。如风达也就此留下烙印:一个具有互联网基因的物流配送公司。从成立之初起,如风达就呈爆发式增长。2008年,配送点仅5个,人员不足50人。到2010年底,共23个城市,68个站点,1620个员工。到2011年3月,共30多个城市、171个站点,员工4000-5000人。“我们团队有4000-5000人,电商业务起伏不定,比如说今天六十万单,下礼拜就十几万单,波动很大,我得把这个补起来。”李红义告诉媒体,富余的物流能力让他不得不向外接单。2011年,中信、招商银行、小米、中国移动等大型公司成为如风达的客户。为何是这些传统的大公司成为如风达的客户?“招商银行是跟凡客谈联名卡时接入的,当时他们一个副总过来,问你的物流服务能不能对外?我们一拍即合。2011年,正赶上雷军做小米手机,它们初期100%的手机配送业务都是我们做的。”今年7月,凡客将如风达出售给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