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PGoklMCLEn tech.huanqiu.comarticle人工智能深度融入企业运营 中国财会复合型人才需求激增/e3pmh164r/e3pmtmdvg【环球网科技报道 记者 林迪】“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普及,以‘开箱即用’的方式大幅降低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门槛,为企业提供了成熟、可靠的技术选项,奠定了深度应用的基础,在根本上为各行各业进行全面的智能化升级,按下了‘加速键’。” 澳洲会计师公会华东和华中区委员会会长、澳洲资深注册会计师金科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11月20日,澳洲会计师公会正式发布《2025年商业科技应用调查》中国内地调查结果。数据显示,过去12个月内,中国内地企业在人工智能(AI)应用方面实现广度与深度的双重跃升:92%的受访企业已部署AI工具,较上年72%大幅提升;其中21%的企业更将AI全面融入各业务流程,在亚太区遥遥领先。这一迅猛发展不仅重塑了企业的技术战略,也正深刻改变财会职能的核心能力要求,推动人力资源结构向“复合型、智能化”方向加速转型。企业进入“智能原生”前夜据悉,本次调查于2025年7月至9月开展,覆盖亚太九个主要市场共1117名财务、会计及金融专业人士,其中中国内地有效样本达244份。受访者中近半数为经理及以上职级,近三成为企业高管,行业分布以制造业、商业与专业服务、金融及科技通讯为主,53%来自千人以上大型企业,具有高度代表性。 调查指出,人工智能、数据分析与可视化软件、网络安全软件已成为中国内地企业过去一年应用最广泛的三大技术。尤为突出的是,49%的受访者表示其所在企业“一直应用”人工智能,而数据分析与网络安全软件的持续使用率更超过七成。“中国内地企业在人工智能的应用深度上同样表现突出。在‘人工智能技术已全面融入企业各业务环节’这一关键指标上,中国内地受访者的比例高居亚太区第一。”金科告诉记者,这一领先优势的背后,是国产大模型生态的快速成熟。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25年10月报告,截至当年6月,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已达5.15亿人,半年增长率超106%,普及率达36.5%。DeepSeek等本土模型的广泛应用,显著降低了AI技术门槛,为企业深度集成提供了“开箱即用”的基础。展望未来,65%的中国内地受访者预计企业将在未来12个月进一步增加AI投入,较2024年跃升17个百分点。初级岗位收缩,复合型人才需求激增值得关注是,AI的深度渗透正在重构财会团队的人才结构。上述调查显示,32%的中国内地受访者表示,过去一年企业因AI普及而减少招聘初级财会人员,这一比例显著高于亚太区平均值17%,且为所有受访市场中最高。与此同时,18%的企业正积极扩招具备AI专业素养的复合型财会人才,远超8%的区域均值。这一结构性调整折射出财会职能的根本性转变。传统以对账、报表编制、结算为主的重复性工作正被RPA、智能体等技术自动化替代,而战略分析、风险管控、数据洞察等高阶职责日益成为核心价值所在。“代理式人工智能(Agentic AI)等技术的日益成熟,正推动中国内地财会行业转型。这些技术不仅优化了重复性工作流程,更大幅提升了企业整体的生产效率。”金科表示。金科呼吁企业与员工双向发力:“雇主应制定清晰的公司政策和指引,鼓励员工在遵循道德准则的前提下,有效使用AI工具。员工则应利用AI提升效率、推动创新,并通过深化专业会计知识,胜任更具战略意义的职责。长远来看,兼具过硬的传统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拥有全球化经验和终身学习思维的财会人才,将能在不断演变的职场中脱颖而出。”中小企业面临成本与能力双重挑战尽管AI应用热情高涨,企业对技术价值的评估日趋理性。约40%的中国内地受访者指出其技术投资回报率偏低,这一问题在资源有限的中小企业中尤为突出。近一半中小企业将“财务成本与低投资回报率”列为首要挑战,其次为人才短缺与成效不确定性。“许多企业在评估AI投资回报时仍处于探索阶段,企业的基建与员工能力的差异会显著影响投入产出的成效。”澳洲会计师公会华南区委员会会长、澳洲资深注册会计师陈建峰建议,企业在投资前应“首先明确自身业务的核心挑战”,并通过技术专家评估选择适配方案。“建立‘对标成效’的投资回报评估框架,有助企业有效衡量绩效、收集反馈意见以评估成效,并推动与战略目标一致的持续改进。”针对不同规模企业,策略亦需差异化。大型企业可按“试点—推广—深化”路径推进,在财务、客服等场景积累经验后横向扩展;中小企业则宜优先采用轻量化第三方工具,采取阶段性投资策略,“优先考虑能提升核心业务的技术方案”,并借助地方政策支持缓解资金压力。AI应用的深化也带来新的安全挑战。随着生成式AI和公共大语言模型广泛使用,企业面临的数据泄露风险急剧上升。对此,中国内地企业展现出高度警觉:74%的受访者表示企业持续使用网络安全软件,61%在过去一年未因网络安全事件遭受损失。更值得关注的是,35%的中国内地企业已将网络安全“全面融入公司战略与运营”,基于威胁情报持续改进并定期进行独立审查——该比例高于28%的亚太均值,显示其数据保护成熟度已达较高水平。“持续提升员工的网络与数据安全意识十分关键。”陈建峰强调,“企业应制定指引令雇员负责任地使用AI,在提高生产力的同时,进一步保障企业数据资产安全。”对于依赖第三方工具的中小企业,陈建峰提醒必须“保持警惕,定期进行评估与更新”。同时,采用安全运营中心(SOC)模式或技术外包方案,可有效实现威胁的实时监控与快速响应。“AI不仅是技术工具,更是驱动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引擎。”金科总结道:“所有企业和组织在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都应积极考虑如何将技术能力转化为核心增长动能,这已成为必须认真思考并积极推进的关键任务。”对企业而言,这意味着从“工具应用”迈向“智能原生”——即以AI为基础重新设计组织架构、业务流程与产品服务。对个人而言,则需拥抱终身学习,在人机协同中定位不可替代的专业价值。最后,正如金科所言:“企业必须面向未来,构建以数据为中心、以人工智能为核心驱动因素的新型组织形态,从而构筑面向未来的运营管理核心竞争力。”1763962176338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石婷婷环球网17639621763381[]//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ec677b11c42009b7ead091ad5c608adfu1.png{"email":"shitingting@huanqiu.com","name":"石婷婷"}
【环球网科技报道 记者 林迪】“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普及,以‘开箱即用’的方式大幅降低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门槛,为企业提供了成熟、可靠的技术选项,奠定了深度应用的基础,在根本上为各行各业进行全面的智能化升级,按下了‘加速键’。” 澳洲会计师公会华东和华中区委员会会长、澳洲资深注册会计师金科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11月20日,澳洲会计师公会正式发布《2025年商业科技应用调查》中国内地调查结果。数据显示,过去12个月内,中国内地企业在人工智能(AI)应用方面实现广度与深度的双重跃升:92%的受访企业已部署AI工具,较上年72%大幅提升;其中21%的企业更将AI全面融入各业务流程,在亚太区遥遥领先。这一迅猛发展不仅重塑了企业的技术战略,也正深刻改变财会职能的核心能力要求,推动人力资源结构向“复合型、智能化”方向加速转型。企业进入“智能原生”前夜据悉,本次调查于2025年7月至9月开展,覆盖亚太九个主要市场共1117名财务、会计及金融专业人士,其中中国内地有效样本达244份。受访者中近半数为经理及以上职级,近三成为企业高管,行业分布以制造业、商业与专业服务、金融及科技通讯为主,53%来自千人以上大型企业,具有高度代表性。 调查指出,人工智能、数据分析与可视化软件、网络安全软件已成为中国内地企业过去一年应用最广泛的三大技术。尤为突出的是,49%的受访者表示其所在企业“一直应用”人工智能,而数据分析与网络安全软件的持续使用率更超过七成。“中国内地企业在人工智能的应用深度上同样表现突出。在‘人工智能技术已全面融入企业各业务环节’这一关键指标上,中国内地受访者的比例高居亚太区第一。”金科告诉记者,这一领先优势的背后,是国产大模型生态的快速成熟。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25年10月报告,截至当年6月,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已达5.15亿人,半年增长率超106%,普及率达36.5%。DeepSeek等本土模型的广泛应用,显著降低了AI技术门槛,为企业深度集成提供了“开箱即用”的基础。展望未来,65%的中国内地受访者预计企业将在未来12个月进一步增加AI投入,较2024年跃升17个百分点。初级岗位收缩,复合型人才需求激增值得关注是,AI的深度渗透正在重构财会团队的人才结构。上述调查显示,32%的中国内地受访者表示,过去一年企业因AI普及而减少招聘初级财会人员,这一比例显著高于亚太区平均值17%,且为所有受访市场中最高。与此同时,18%的企业正积极扩招具备AI专业素养的复合型财会人才,远超8%的区域均值。这一结构性调整折射出财会职能的根本性转变。传统以对账、报表编制、结算为主的重复性工作正被RPA、智能体等技术自动化替代,而战略分析、风险管控、数据洞察等高阶职责日益成为核心价值所在。“代理式人工智能(Agentic AI)等技术的日益成熟,正推动中国内地财会行业转型。这些技术不仅优化了重复性工作流程,更大幅提升了企业整体的生产效率。”金科表示。金科呼吁企业与员工双向发力:“雇主应制定清晰的公司政策和指引,鼓励员工在遵循道德准则的前提下,有效使用AI工具。员工则应利用AI提升效率、推动创新,并通过深化专业会计知识,胜任更具战略意义的职责。长远来看,兼具过硬的传统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拥有全球化经验和终身学习思维的财会人才,将能在不断演变的职场中脱颖而出。”中小企业面临成本与能力双重挑战尽管AI应用热情高涨,企业对技术价值的评估日趋理性。约40%的中国内地受访者指出其技术投资回报率偏低,这一问题在资源有限的中小企业中尤为突出。近一半中小企业将“财务成本与低投资回报率”列为首要挑战,其次为人才短缺与成效不确定性。“许多企业在评估AI投资回报时仍处于探索阶段,企业的基建与员工能力的差异会显著影响投入产出的成效。”澳洲会计师公会华南区委员会会长、澳洲资深注册会计师陈建峰建议,企业在投资前应“首先明确自身业务的核心挑战”,并通过技术专家评估选择适配方案。“建立‘对标成效’的投资回报评估框架,有助企业有效衡量绩效、收集反馈意见以评估成效,并推动与战略目标一致的持续改进。”针对不同规模企业,策略亦需差异化。大型企业可按“试点—推广—深化”路径推进,在财务、客服等场景积累经验后横向扩展;中小企业则宜优先采用轻量化第三方工具,采取阶段性投资策略,“优先考虑能提升核心业务的技术方案”,并借助地方政策支持缓解资金压力。AI应用的深化也带来新的安全挑战。随着生成式AI和公共大语言模型广泛使用,企业面临的数据泄露风险急剧上升。对此,中国内地企业展现出高度警觉:74%的受访者表示企业持续使用网络安全软件,61%在过去一年未因网络安全事件遭受损失。更值得关注的是,35%的中国内地企业已将网络安全“全面融入公司战略与运营”,基于威胁情报持续改进并定期进行独立审查——该比例高于28%的亚太均值,显示其数据保护成熟度已达较高水平。“持续提升员工的网络与数据安全意识十分关键。”陈建峰强调,“企业应制定指引令雇员负责任地使用AI,在提高生产力的同时,进一步保障企业数据资产安全。”对于依赖第三方工具的中小企业,陈建峰提醒必须“保持警惕,定期进行评估与更新”。同时,采用安全运营中心(SOC)模式或技术外包方案,可有效实现威胁的实时监控与快速响应。“AI不仅是技术工具,更是驱动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引擎。”金科总结道:“所有企业和组织在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都应积极考虑如何将技术能力转化为核心增长动能,这已成为必须认真思考并积极推进的关键任务。”对企业而言,这意味着从“工具应用”迈向“智能原生”——即以AI为基础重新设计组织架构、业务流程与产品服务。对个人而言,则需拥抱终身学习,在人机协同中定位不可替代的专业价值。最后,正如金科所言:“企业必须面向未来,构建以数据为中心、以人工智能为核心驱动因素的新型组织形态,从而构筑面向未来的运营管理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