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Otf9cGUwFn tech.huanqiu.comarticle新石器无人车获得6亿美元融资 无人配送为何吸引资本关注/e3pmh164r/e3pmtmdvg【环球网科技报道 记者 李文瑶】在全球自动驾驶行业经历资本寒冬与技术瓶颈的双重考验之际,中国一家专注“无人配送”的企业却逆势完成一笔高达6亿美元的D轮融资,刷新了中国自动驾驶领域单笔私募融资纪录。10月23日,新石器创始人兼CEO余恩源首次对外确认了这一融资消息,并透露本轮投资方包括来自中东的主权基金、国内多只人工智能产业基金,以及高鹄资本、鼎晖投资、中信资本等一线机构。 新石器(Neolix)的业务并非载人Robotaxi,而是聚焦于城市物流“最后一公里”的“无人城配车”(RoboVan)。融资背后,是新石器在商业化落地上的实质性突破:累计交付L4级无人车突破1万台,单月交付量超2000台,成为全球首家迈过“万台门槛”的L4自动驾驶公司。与此同时,新石器已在青岛单城部署超过1200台无人车,部署数量已经超越美国旧金山。为什么新石器能获得6亿美元融资?“整个无人驾驶赛道需要出现一个能够大规模商业化的团队。”余恩源在沟通会上的这句话,或许道出了资本押注新石器的根本逻辑。在自动驾驶行业普遍陷入“技术领先、商业滞后”的窘境时,新石器选择了一条看似“笨重”的发展路径:从物流场景切入,以软硬一体、端到端的解决方案,直面城市配送这一万亿级市场。新石器的技术策略,余恩源使用了“激进”来形容。当行业多数玩家在依赖“激光雷达+高精地图”的“豪华”配置来确保安全时,新石器从一开始就选择了技术难度最高、但商业化前景最广阔的纯视觉路线。“我们的无人车上面只有13颗传感器:1颗激光雷达和12颗摄像头,相比行业里大多数的无人驾驶公司,其实我们的传感器是最少的,所以它对于算法的要求也是最高的。”余恩源在沟通会上坦言。这种“极简”的传感器方案,背后是其自研的“视觉-动作”基础大模型(Neolix-VA) 在支撑,实现了从感知到决策的端到端自动驾驶。这不仅大幅降低了单车硬件成本(据估算可降低数十万元),更意味着车辆更易过规、更易量产,为万台级的规模化交付扫清了障碍。更具战略意义的是其无图技术的率先上车与应用。余恩源指出了“有图”与“无图”背后的商业逻辑分野:“无图技术带来的首先是运营方式的灵活变化……为什么新石器从快递行业起步,快递行业和有图技术是比较完美的结合。然后无图技术代表着我们可以成功地破圈,到滴滴送货这样的即时物流场景里去。”同时,这样的技术路线对于海外业务的布局也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出海最大的瓶颈就是海外所有国家对数据的合规性和安全性要求极高,如果我到另一个国家大规模地采集高清地图的话,合规性是一个巨大的门槛,而且成本会很高。”余恩源说道。据新石器首席财务官李子夷透露,公司已在今年上半年实现连续单月盈利,预计明年将实现全面盈利。然而,融资并非因为缺钱,而是为迎接“从1到100”的爆发式增长窗口储备弹药。“我们意识到整个行业在今年经历了0到1的发展之后,很快要进入到1到10乃至100的超快速增长阶段。”李子夷表示。出海:从阿联酋到全球融资的另一大用途,是加速出海。“我们在阿联酋拿到了全球第一张正式颁发的公开道路无人车牌照。”余恩源透露,新石器已与阿联酋科技部旗下的国企K2签约,计划在明年年底前在当地部署5000台无人车。中东成为新石器出海的第一站,并非偶然。该地区政策开放度高、物流成本高、高温作业环境恶劣,恰恰是无人车的最佳试验场。而新石器的无图技术,也规避了在海外采集高精地图的合规风险。“我们和他们联合做了很多工作,包括让政府机构如何接受无人车投入使用流程、界定各方面内容,一套非常复杂的合规体系,需要我们带出去的。” 余恩源坦言。新石器出海的首战,工作之一就是将中国在无人配送领域先行先试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标准“打包”输出,为后续的规模化复制奠定法理基础。双方规划到明年年底在阿联酋部署5000台无人车,且模式与国内不同,是“直接提供运营服务”,单费更高。这标志着新石器在中东正从“产品供应商”向“运力服务商”升级,直接获取物流市场的价值红利。除了中东,新石器已与韩国签约,并计划在东北亚、东南亚、欧洲及中国香港等地建立“样板间”。余恩源预计,到2027年,新石器海外年销量将达到5000至10000台。值得注意的是,新石器的出海并非单打独斗。余恩源在沟通会上透露,在阿联酋CES展期间,多家中国科技企业——从云服务商到通信运营商——主动寻求合作,形成了一套“中国基础设施出海模式”。“我们基本上带着国内一套基础设施在出海,”他表示:“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无人配送:比Robotaxi更具确定性和规模性的市场回顾2018年刚进入无人配送领域时,余恩源形容当时是“孤零零地进入了一个无人的领域”。七年过去,新石器不仅将无人车从概念推向规模化商用,并开始布局全球市场。余恩源在沟通会上多次提及一组核心数据,这构成了新石器乃至中国无人车行业发展的基本盘:“这个行业(城配物流)年运费开支总额达到3万亿,而且中国现在有超过3000万辆车……每年跑的里程数累计能够达到1万亿公里。”这是一个远比Robotaxi更具确定性和规模性的市场。余恩源指出,这是一个由“计划性物流”和“即时性物流”构成的复杂体系,细分场景高达上百个。这种复杂性,为能够提供标准化、规模化运力的无人车创造了绝佳的落地土壤。余恩源也披露了一个关键数据:“我们现在算下来每公里成本含电费应该是4毛多到5毛钱的样子。” 这个价格已显著低于人力配送,构成了其商业模式的基石。站在万台交付的新起点上,新石器的未来规划清晰。首席财务官李子夷明确表示,此轮融资的重要用途之一是“更大产能的储备”。 这意味着其生产制造体系将面临又一个数量级的挑战。余恩源清醒地认识到,最大的挑战来自内部:“接下来我们的挑战就是我们的组织能不能继续适配这样高速的增长?” 从月交付两千台到冲击三千甚至五千台,是对公司全流程运营能力的终极考验。这也要求公司必须在产品灵活性、调度算法和客户服务上进行更深度的革新。在余恩源的愿景中,无人车的终局并非替代人类,而是成为重构城市运行效率的“新公共基础设施”。目前,新石器的“无图方案”使其摆脱了对高精地图的依赖,成为出海的“通行证”;其在国内打磨出的“车-路-站-调度”完整运营体系,成为可向全球复制的“样板”。余恩源期望的是:“能够加快法律法规路权标准落地的速度”,将中国形成的产业先行优势,通过国家层面的推动,转化为全球性的标准优势。1761551465804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吴涛环球网17615514658041[]//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817efc871c4a146e94b195ef28a1687eu1.png{"email":"wutao@huanqiu.com","name":"吴涛"}
【环球网科技报道 记者 李文瑶】在全球自动驾驶行业经历资本寒冬与技术瓶颈的双重考验之际,中国一家专注“无人配送”的企业却逆势完成一笔高达6亿美元的D轮融资,刷新了中国自动驾驶领域单笔私募融资纪录。10月23日,新石器创始人兼CEO余恩源首次对外确认了这一融资消息,并透露本轮投资方包括来自中东的主权基金、国内多只人工智能产业基金,以及高鹄资本、鼎晖投资、中信资本等一线机构。 新石器(Neolix)的业务并非载人Robotaxi,而是聚焦于城市物流“最后一公里”的“无人城配车”(RoboVan)。融资背后,是新石器在商业化落地上的实质性突破:累计交付L4级无人车突破1万台,单月交付量超2000台,成为全球首家迈过“万台门槛”的L4自动驾驶公司。与此同时,新石器已在青岛单城部署超过1200台无人车,部署数量已经超越美国旧金山。为什么新石器能获得6亿美元融资?“整个无人驾驶赛道需要出现一个能够大规模商业化的团队。”余恩源在沟通会上的这句话,或许道出了资本押注新石器的根本逻辑。在自动驾驶行业普遍陷入“技术领先、商业滞后”的窘境时,新石器选择了一条看似“笨重”的发展路径:从物流场景切入,以软硬一体、端到端的解决方案,直面城市配送这一万亿级市场。新石器的技术策略,余恩源使用了“激进”来形容。当行业多数玩家在依赖“激光雷达+高精地图”的“豪华”配置来确保安全时,新石器从一开始就选择了技术难度最高、但商业化前景最广阔的纯视觉路线。“我们的无人车上面只有13颗传感器:1颗激光雷达和12颗摄像头,相比行业里大多数的无人驾驶公司,其实我们的传感器是最少的,所以它对于算法的要求也是最高的。”余恩源在沟通会上坦言。这种“极简”的传感器方案,背后是其自研的“视觉-动作”基础大模型(Neolix-VA) 在支撑,实现了从感知到决策的端到端自动驾驶。这不仅大幅降低了单车硬件成本(据估算可降低数十万元),更意味着车辆更易过规、更易量产,为万台级的规模化交付扫清了障碍。更具战略意义的是其无图技术的率先上车与应用。余恩源指出了“有图”与“无图”背后的商业逻辑分野:“无图技术带来的首先是运营方式的灵活变化……为什么新石器从快递行业起步,快递行业和有图技术是比较完美的结合。然后无图技术代表着我们可以成功地破圈,到滴滴送货这样的即时物流场景里去。”同时,这样的技术路线对于海外业务的布局也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出海最大的瓶颈就是海外所有国家对数据的合规性和安全性要求极高,如果我到另一个国家大规模地采集高清地图的话,合规性是一个巨大的门槛,而且成本会很高。”余恩源说道。据新石器首席财务官李子夷透露,公司已在今年上半年实现连续单月盈利,预计明年将实现全面盈利。然而,融资并非因为缺钱,而是为迎接“从1到100”的爆发式增长窗口储备弹药。“我们意识到整个行业在今年经历了0到1的发展之后,很快要进入到1到10乃至100的超快速增长阶段。”李子夷表示。出海:从阿联酋到全球融资的另一大用途,是加速出海。“我们在阿联酋拿到了全球第一张正式颁发的公开道路无人车牌照。”余恩源透露,新石器已与阿联酋科技部旗下的国企K2签约,计划在明年年底前在当地部署5000台无人车。中东成为新石器出海的第一站,并非偶然。该地区政策开放度高、物流成本高、高温作业环境恶劣,恰恰是无人车的最佳试验场。而新石器的无图技术,也规避了在海外采集高精地图的合规风险。“我们和他们联合做了很多工作,包括让政府机构如何接受无人车投入使用流程、界定各方面内容,一套非常复杂的合规体系,需要我们带出去的。” 余恩源坦言。新石器出海的首战,工作之一就是将中国在无人配送领域先行先试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标准“打包”输出,为后续的规模化复制奠定法理基础。双方规划到明年年底在阿联酋部署5000台无人车,且模式与国内不同,是“直接提供运营服务”,单费更高。这标志着新石器在中东正从“产品供应商”向“运力服务商”升级,直接获取物流市场的价值红利。除了中东,新石器已与韩国签约,并计划在东北亚、东南亚、欧洲及中国香港等地建立“样板间”。余恩源预计,到2027年,新石器海外年销量将达到5000至10000台。值得注意的是,新石器的出海并非单打独斗。余恩源在沟通会上透露,在阿联酋CES展期间,多家中国科技企业——从云服务商到通信运营商——主动寻求合作,形成了一套“中国基础设施出海模式”。“我们基本上带着国内一套基础设施在出海,”他表示:“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无人配送:比Robotaxi更具确定性和规模性的市场回顾2018年刚进入无人配送领域时,余恩源形容当时是“孤零零地进入了一个无人的领域”。七年过去,新石器不仅将无人车从概念推向规模化商用,并开始布局全球市场。余恩源在沟通会上多次提及一组核心数据,这构成了新石器乃至中国无人车行业发展的基本盘:“这个行业(城配物流)年运费开支总额达到3万亿,而且中国现在有超过3000万辆车……每年跑的里程数累计能够达到1万亿公里。”这是一个远比Robotaxi更具确定性和规模性的市场。余恩源指出,这是一个由“计划性物流”和“即时性物流”构成的复杂体系,细分场景高达上百个。这种复杂性,为能够提供标准化、规模化运力的无人车创造了绝佳的落地土壤。余恩源也披露了一个关键数据:“我们现在算下来每公里成本含电费应该是4毛多到5毛钱的样子。” 这个价格已显著低于人力配送,构成了其商业模式的基石。站在万台交付的新起点上,新石器的未来规划清晰。首席财务官李子夷明确表示,此轮融资的重要用途之一是“更大产能的储备”。 这意味着其生产制造体系将面临又一个数量级的挑战。余恩源清醒地认识到,最大的挑战来自内部:“接下来我们的挑战就是我们的组织能不能继续适配这样高速的增长?” 从月交付两千台到冲击三千甚至五千台,是对公司全流程运营能力的终极考验。这也要求公司必须在产品灵活性、调度算法和客户服务上进行更深度的革新。在余恩源的愿景中,无人车的终局并非替代人类,而是成为重构城市运行效率的“新公共基础设施”。目前,新石器的“无图方案”使其摆脱了对高精地图的依赖,成为出海的“通行证”;其在国内打磨出的“车-路-站-调度”完整运营体系,成为可向全球复制的“样板”。余恩源期望的是:“能够加快法律法规路权标准落地的速度”,将中国形成的产业先行优势,通过国家层面的推动,转化为全球性的标准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