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Nh4mApzpU2 tech.huanqiu.comarticle【环球问策——WAIC 2025系列】安永顾卿华:AI落地需沉淀行业Know-how,构建可信体系是基石/e3pmh164r/e3pmtmdvg【环球网科技报道 记者 郑湘琪】“世界上50%的AI研究人员都在中国,中国AI产业充满活力。”近期英伟达CEO黄仁勋在年内第三次访华时再度表达了对中国AI领域的赞赏,并称中国AI市场无论有没有英伟达都会进步。当前世界正见证着中国AI的快速崛起。根据IDC数据,预计到2028年,中国AI总投资额将突破1000亿美元,五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5%。 “2025年以来中国AI产业呈现前所未有的增长态势,国产大模型凭借高性能、低成本、开源透明等特点获得了爆发式发展。”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 2025)上,安永大中华区科技咨询服务主管合伙人顾卿华在采访中表示,中国拥有庞大的数据资源,也有丰富的行业应用场景,为AI模型训练、升级和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也拥有广泛市场需求,随着各行业数字化转型进程的加快,对AI应用的需求激增。同时,AI产业发展也得益于政策层面的持续支持,“人工智能+”首次被纳入政府工作报告,截至2025年6月30日,国家网信办已备案超过400款生成式AI服务。AI崛起:稳居第一梯队,人才量质齐升将中国AI置于全球坐标系中观察,其引领地位正获得权威认证。本届WAIC期间发布的《全球人工智能创新指数报告2025》显示,全球人工智能形成美中两国引领、梯次化分布的总体格局。其中,美国和中国稳居第一梯队,总分大幅领先其他国家。在顾卿华看来,与美国业界相比,中国AI界的核心竞争力在AI产业极度高效的迭代创新能力、千行百业庞大的应用市场驱动力,以及政府自上而下的引领和推动力。“但我们也需要看到,在基础技术和研究领域,美国仍然处于领先地位。全球引用率最高的十项AGI研究成果中,美国占据四项。同时,在人工智能的底层平台、高端芯片、技术生态等领域仍然存在差距和对美国的部分依赖性。”值得一提的是,在人才层面,中国AI人才量质齐升。像是全球爆火的DeepSeek模型就是由来自中国各大高校的年轻“纯国产”队伍开发。那么企业应如何构建 AI 人才储备体系?顾卿华建议,在人才评估领域,企业可以针对关键AI的能力要求,更新人才评估模型,从价值观、技术能力、创新思维、业务应用、安全合规等多维度评估人才能力。在高校合作领域,企业可与高校共同探讨和尝试AI课程共建,将产业场景和应用案例融入教学,让所学更贴合产业需求,并通过奖学金、实习基地、创新项目等方式,鼓励和培养优秀人才。在竞赛方面,企业可以通过竞赛识别和挖掘有潜力的AI人才,将业务诉求与场景融入竞赛,从中发现具备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人才。顾卿华以安永举例称,安永正与行业领先的企业合作,举办全球人工智能竞赛、数据科学挑战赛等活动,吸引AI人才的参与,扩大潜在的人才储备,同时加强AI人才生态圈的建设。AI落地:沉淀行业Know-how,注入人文温度当下对于企业而言,AI产品的落地离不开行业Know-how的沉淀。顾卿华告诉记者,“通用模型和通用知识,还不足以帮助企业真正解决专业领域的具体问题。专有数据和知识的应用,以及融入企业基因的领域模型,可以说是企业推动AI应用的必经之路。”基于此,顾卿华强调,企业首先要明确界定需求,清晰地描述AI提质增效的对象,比如流程自动化提效、指标挖掘与解释、报表高效分析、风险分析与预警等。其次,以需求为导向,收集和整理企业专有数据,将行业语言、业务规则和专家意见进行深度融合与整理,构建高质量的、结构化数据与知识体系。另外,企业应构建持续的优化与学习机制,随着业务发展不断更新数据与知识、优化领域模型,提升对企业业务的理解力与适配性。最后,构建可信的AI体系也是重要一环,在专有数据收集、处理、训练和使用过程中,保障全过程符合隐私保护与安全合规要求,已成为模型稳定运行的基本保障,有利于降低技术风险,并增强用户信任。诚然,AI时代离不开人文关怀与价值理性。相较于一串串冰冷的代码堆砌,AI也同样可以成为饱含人文温度的强大工具。“AI发展的根本目标是辅助和加速人类文明发展、提升社会福祉,同时让人更专注于思考、决策、创新和情感连接。”顾卿华说。他认为,在企业构建AI战略的过程中,首先要建立“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在应用AI技术的过程中,应始终将人的权利、安全、控制力置于首位。其次,要关注AI应用的“合法合规”,在隐私保护、数据保护、意识形态安全等领域建立保障机制。同时,AI的“公平透明”也是核心价值要素之一,企业应在数据、算法、应用中努力消除隐匿的偏见,让模型算法及其输出结果透明可控,可解释可追溯。AI的“安全可靠”也是重要的关注点之一,在AI服务于用户的场景中,确保AI技术的稳定性、可靠性、可持续性,并且有充分的保护和干预机制,让AI成为辅助人类的可靠伙伴。AI向善,当技术拥有温度、创新扎根责任,以人为本的文明才能照亮人机共生的未来。而这正是中国AI给世界的答案。1753786040102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石婷婷环球网17537860401021[]//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261770236b667b3510d9ba1da888201eu5.jpg{"email":"zhengxiangqi@huanqiu.com","name":"郑湘琪"}
【环球网科技报道 记者 郑湘琪】“世界上50%的AI研究人员都在中国,中国AI产业充满活力。”近期英伟达CEO黄仁勋在年内第三次访华时再度表达了对中国AI领域的赞赏,并称中国AI市场无论有没有英伟达都会进步。当前世界正见证着中国AI的快速崛起。根据IDC数据,预计到2028年,中国AI总投资额将突破1000亿美元,五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5%。 “2025年以来中国AI产业呈现前所未有的增长态势,国产大模型凭借高性能、低成本、开源透明等特点获得了爆发式发展。”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 2025)上,安永大中华区科技咨询服务主管合伙人顾卿华在采访中表示,中国拥有庞大的数据资源,也有丰富的行业应用场景,为AI模型训练、升级和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也拥有广泛市场需求,随着各行业数字化转型进程的加快,对AI应用的需求激增。同时,AI产业发展也得益于政策层面的持续支持,“人工智能+”首次被纳入政府工作报告,截至2025年6月30日,国家网信办已备案超过400款生成式AI服务。AI崛起:稳居第一梯队,人才量质齐升将中国AI置于全球坐标系中观察,其引领地位正获得权威认证。本届WAIC期间发布的《全球人工智能创新指数报告2025》显示,全球人工智能形成美中两国引领、梯次化分布的总体格局。其中,美国和中国稳居第一梯队,总分大幅领先其他国家。在顾卿华看来,与美国业界相比,中国AI界的核心竞争力在AI产业极度高效的迭代创新能力、千行百业庞大的应用市场驱动力,以及政府自上而下的引领和推动力。“但我们也需要看到,在基础技术和研究领域,美国仍然处于领先地位。全球引用率最高的十项AGI研究成果中,美国占据四项。同时,在人工智能的底层平台、高端芯片、技术生态等领域仍然存在差距和对美国的部分依赖性。”值得一提的是,在人才层面,中国AI人才量质齐升。像是全球爆火的DeepSeek模型就是由来自中国各大高校的年轻“纯国产”队伍开发。那么企业应如何构建 AI 人才储备体系?顾卿华建议,在人才评估领域,企业可以针对关键AI的能力要求,更新人才评估模型,从价值观、技术能力、创新思维、业务应用、安全合规等多维度评估人才能力。在高校合作领域,企业可与高校共同探讨和尝试AI课程共建,将产业场景和应用案例融入教学,让所学更贴合产业需求,并通过奖学金、实习基地、创新项目等方式,鼓励和培养优秀人才。在竞赛方面,企业可以通过竞赛识别和挖掘有潜力的AI人才,将业务诉求与场景融入竞赛,从中发现具备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人才。顾卿华以安永举例称,安永正与行业领先的企业合作,举办全球人工智能竞赛、数据科学挑战赛等活动,吸引AI人才的参与,扩大潜在的人才储备,同时加强AI人才生态圈的建设。AI落地:沉淀行业Know-how,注入人文温度当下对于企业而言,AI产品的落地离不开行业Know-how的沉淀。顾卿华告诉记者,“通用模型和通用知识,还不足以帮助企业真正解决专业领域的具体问题。专有数据和知识的应用,以及融入企业基因的领域模型,可以说是企业推动AI应用的必经之路。”基于此,顾卿华强调,企业首先要明确界定需求,清晰地描述AI提质增效的对象,比如流程自动化提效、指标挖掘与解释、报表高效分析、风险分析与预警等。其次,以需求为导向,收集和整理企业专有数据,将行业语言、业务规则和专家意见进行深度融合与整理,构建高质量的、结构化数据与知识体系。另外,企业应构建持续的优化与学习机制,随着业务发展不断更新数据与知识、优化领域模型,提升对企业业务的理解力与适配性。最后,构建可信的AI体系也是重要一环,在专有数据收集、处理、训练和使用过程中,保障全过程符合隐私保护与安全合规要求,已成为模型稳定运行的基本保障,有利于降低技术风险,并增强用户信任。诚然,AI时代离不开人文关怀与价值理性。相较于一串串冰冷的代码堆砌,AI也同样可以成为饱含人文温度的强大工具。“AI发展的根本目标是辅助和加速人类文明发展、提升社会福祉,同时让人更专注于思考、决策、创新和情感连接。”顾卿华说。他认为,在企业构建AI战略的过程中,首先要建立“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在应用AI技术的过程中,应始终将人的权利、安全、控制力置于首位。其次,要关注AI应用的“合法合规”,在隐私保护、数据保护、意识形态安全等领域建立保障机制。同时,AI的“公平透明”也是核心价值要素之一,企业应在数据、算法、应用中努力消除隐匿的偏见,让模型算法及其输出结果透明可控,可解释可追溯。AI的“安全可靠”也是重要的关注点之一,在AI服务于用户的场景中,确保AI技术的稳定性、可靠性、可持续性,并且有充分的保护和干预机制,让AI成为辅助人类的可靠伙伴。AI向善,当技术拥有温度、创新扎根责任,以人为本的文明才能照亮人机共生的未来。而这正是中国AI给世界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