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NaI1D4j546 tech.huanqiu.comarticle【环球热评局——链博系列之十二】智能汽车的中国时代:技术逆流重塑全球产业版图/e3pmh164r/e3pmtmdvg当英伟达CEO黄仁勋在链博会期间感慨“遗憾小米SU7未能卖给美国消费者”时,中国汽车工业完成了一场世纪性蜕变。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大卫·慕斯在链博会上表示,曾经仰仗“市场换技术”的“中国学徒”,此刻正驱动全球智能汽车的技术倒流,中国新能源汽车井喷式的创新正在重构技术坐标系。技术自主权从来不是馈赠品,而是竞争突围战的战利品。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的两名教授在《纽约时报》发表的文章中写道:“中国的政策制定者经常援引鲶鱼效应——强大的外国竞争对手刺激弱小的国内沙丁鱼游得更快,否则就会被吃掉。”2009年,就在美国能源部向特斯拉提供4.65亿美元贷款的同时,北京开始加大发展新能源汽车。“当中国的电动汽车制造商还是沙丁鱼时,特斯拉的上海超级工厂就成了它们的鲶鱼。如今,特斯拉在中国不再是一条鲶鱼,而越来越像一条惶惶不安的沙丁鱼。” “中国电动汽车过去五年的进步可能是最让世界惊讶的存在。”黄仁勋毫不掩饰他对中国电动汽车行业的赞赏。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新能源汽车2024年产销分别达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增长分别达到34.4%和35.5%,连续十年位居全球第一。中国新能源汽车已拥有规模化、体系化、快速迭代等先发优势,从昔日的技术跟随者蜕变为当今不可或缺的价值输出者与规则参与者。本届链博会展示了从核心原材料、关键元器件到三电系统、智能网联,再到纯电、混动等不同技术路线的智能汽车产业链。既有力拓、宝武联手的西坡铁矿项目,也有宁德时代海陆空全方位电动化展示;既有赛力斯的问界系列高端智慧汽车,也有小鹏的飞行汽车;既有博世、吉利等老朋友,更有全球汽车赛事组织国际汽联等新朋友。中国汽车产业用十几年时间逐渐完成了“电动化转型”,正以智能化开启“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主任安庆衡举例说,中国企业德赛西威的智能座舱域控平台覆盖了大众、丰田等国际品牌,占其营收的70%以上。以地平线、黑芝麻智能为代表的车载芯片企业从不为人知,“现在也已经很强了”。在智能驾驶的算法、激光雷达、高精地图、车规级芯片等核心技术领域,中国企业正在加速突破。另外华为MDC智能驾驶计算平台、百度Apollo系统等已具备国际竞争力。小鹏汽车与大众汽车的合作这个标志性事件,从生态角度应该说在全球产业界都引起了不小的振动。第三届链博会上,小鹏展出全球首款L3级算力的AI汽车G7,其有效算力达2250 TOPS。作为参照,当前市场标杆车型特斯拉Model Y的720 TOPS算力为其1/3。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曾喊出“下一个十年小鹏要做面向全球的AI汽车公司”。中国车企的全球化步伐,也正从单一“产品出海”迈向更高阶的“产业链协同出海”。在链博会参展企业吉利与雷诺在巴西的战略合作中,吉利是技术输出方,将向雷诺提供先进的混动技术,雷诺则利用自身在巴西等市场的销售渠道优势。两家企业共同开拓巴西市场,以增强双方在全球范围内的市场竞争力。本届链博会上,不少中国车企还展示了“链接”东南亚的最新进展,东南亚地区产业链联通性与投资便利度不断提升,中国新能源车企将产业链配套、人才培养、高效管理等全产业链输出,不仅通过本地化生产契合当地市场需求,更借助技术输出与产业协作助力东南亚汽车产业升级,形成“和合共生”的产业命运共同体。智能网联技术的国际布局需依托专利体系与标准的话语权,中国也正在积极参与ISO、3GPP等国际标准制定,推动中国方案走向世界。从古丝绸之路的驼铃蜿蜒到航海时代的劈波斩浪,再到现代交通网络的四通八达,交通是经济的脉络和文明的纽带,也是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基石。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交通运输深度融合,塑造全球交通竞争新优势。中国汽车智能化的车轮正碾碎地理的边界,牵引全球产业驶向一个更高效、更安全、更可持续的未来。链博会的舞台,正是中国智能汽车链以“数字丝路”编织全球产业共生图景的生动写照,供应链在这里升华为“共赢链”。每一次交通工具的革新,每一条数据的流动,每一寸公路的智能化,正是人类实现移动梦想的又一次伟大远征。(环球网评论员 郑湘琪)1753079488786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李文瑶环球网175307948878611[]//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75b9676f3c9cf3485a37ad91eb10c224u1.png{"email":"liwenyao@huanqiu.com","name":"李文瑶"}
当英伟达CEO黄仁勋在链博会期间感慨“遗憾小米SU7未能卖给美国消费者”时,中国汽车工业完成了一场世纪性蜕变。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大卫·慕斯在链博会上表示,曾经仰仗“市场换技术”的“中国学徒”,此刻正驱动全球智能汽车的技术倒流,中国新能源汽车井喷式的创新正在重构技术坐标系。技术自主权从来不是馈赠品,而是竞争突围战的战利品。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的两名教授在《纽约时报》发表的文章中写道:“中国的政策制定者经常援引鲶鱼效应——强大的外国竞争对手刺激弱小的国内沙丁鱼游得更快,否则就会被吃掉。”2009年,就在美国能源部向特斯拉提供4.65亿美元贷款的同时,北京开始加大发展新能源汽车。“当中国的电动汽车制造商还是沙丁鱼时,特斯拉的上海超级工厂就成了它们的鲶鱼。如今,特斯拉在中国不再是一条鲶鱼,而越来越像一条惶惶不安的沙丁鱼。” “中国电动汽车过去五年的进步可能是最让世界惊讶的存在。”黄仁勋毫不掩饰他对中国电动汽车行业的赞赏。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新能源汽车2024年产销分别达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增长分别达到34.4%和35.5%,连续十年位居全球第一。中国新能源汽车已拥有规模化、体系化、快速迭代等先发优势,从昔日的技术跟随者蜕变为当今不可或缺的价值输出者与规则参与者。本届链博会展示了从核心原材料、关键元器件到三电系统、智能网联,再到纯电、混动等不同技术路线的智能汽车产业链。既有力拓、宝武联手的西坡铁矿项目,也有宁德时代海陆空全方位电动化展示;既有赛力斯的问界系列高端智慧汽车,也有小鹏的飞行汽车;既有博世、吉利等老朋友,更有全球汽车赛事组织国际汽联等新朋友。中国汽车产业用十几年时间逐渐完成了“电动化转型”,正以智能化开启“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主任安庆衡举例说,中国企业德赛西威的智能座舱域控平台覆盖了大众、丰田等国际品牌,占其营收的70%以上。以地平线、黑芝麻智能为代表的车载芯片企业从不为人知,“现在也已经很强了”。在智能驾驶的算法、激光雷达、高精地图、车规级芯片等核心技术领域,中国企业正在加速突破。另外华为MDC智能驾驶计算平台、百度Apollo系统等已具备国际竞争力。小鹏汽车与大众汽车的合作这个标志性事件,从生态角度应该说在全球产业界都引起了不小的振动。第三届链博会上,小鹏展出全球首款L3级算力的AI汽车G7,其有效算力达2250 TOPS。作为参照,当前市场标杆车型特斯拉Model Y的720 TOPS算力为其1/3。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曾喊出“下一个十年小鹏要做面向全球的AI汽车公司”。中国车企的全球化步伐,也正从单一“产品出海”迈向更高阶的“产业链协同出海”。在链博会参展企业吉利与雷诺在巴西的战略合作中,吉利是技术输出方,将向雷诺提供先进的混动技术,雷诺则利用自身在巴西等市场的销售渠道优势。两家企业共同开拓巴西市场,以增强双方在全球范围内的市场竞争力。本届链博会上,不少中国车企还展示了“链接”东南亚的最新进展,东南亚地区产业链联通性与投资便利度不断提升,中国新能源车企将产业链配套、人才培养、高效管理等全产业链输出,不仅通过本地化生产契合当地市场需求,更借助技术输出与产业协作助力东南亚汽车产业升级,形成“和合共生”的产业命运共同体。智能网联技术的国际布局需依托专利体系与标准的话语权,中国也正在积极参与ISO、3GPP等国际标准制定,推动中国方案走向世界。从古丝绸之路的驼铃蜿蜒到航海时代的劈波斩浪,再到现代交通网络的四通八达,交通是经济的脉络和文明的纽带,也是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基石。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交通运输深度融合,塑造全球交通竞争新优势。中国汽车智能化的车轮正碾碎地理的边界,牵引全球产业驶向一个更高效、更安全、更可持续的未来。链博会的舞台,正是中国智能汽车链以“数字丝路”编织全球产业共生图景的生动写照,供应链在这里升华为“共赢链”。每一次交通工具的革新,每一条数据的流动,每一寸公路的智能化,正是人类实现移动梦想的又一次伟大远征。(环球网评论员 郑湘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