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NWtPcZDvXM tech.huanqiu.comarticle【2025链博会】1688范敏:数字供应链重构供需匹配模式/e3pmh164r/e3pmtmdvg【环球网科技报道 记者 李文瑶】在全球化变局与产业链重构的浪潮中,供应链的“韧性”与“透明”已成为中国制造业的核心命题。7月16日,北京召开的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上,1688公共事务部总经理范敏接受记者专访,深入阐释了平台如何运用数字技术重塑供应链生态。构建“动态免疫系统”是数字供应链的核心价值所在。 目前,1688平台依托“订单基础需求”与“数字工厂能力”两大核心数据池,通过算法驱动实现产能的智能调度。据了解,平台自主研发了新一代数字化订单与生产协同平台:一方面,打通订单销售系统与工厂生产系统,实现从订单到工单的全流程可视化跟踪(涵盖“已接单待设计”“已设计待配货”“已配货待生产”“生产中”“完成生产待发货”“物流中”等关键环节),精准满足买家对订单生产进程确定性的掌控需求;另一方面,该平台不仅是信息流通的工具,其核心价值更在于为中小企业客户提供基于大数据和AI算法的智能决策支持。通过连接超过100万家产业带源头厂商和上亿B端买家,1688构建了国内领先的真实B2B供应链网络。当突发断链风险发生时,海量订单数据与工厂实时产能信息可快速精准匹配,有效化解市场波动。范敏表示:“数字供应链,特别是当前AI智能产销匹配等场景的应用,正在重构全新的供应链匹配模式。” 面对全球需求的不确定性,1688平台积极发挥“旋转门”作用。 范敏指出,美国关税政策变动加剧了全球经济宏观形势的不确定性。为应对外需营商环境压力,1688今年以来重点围绕“内外贸一体化”,为商家开拓更具确定性的市场机会。平台推出“数字小店”零门槛入驻、“源厂优品”出口转内销专区,并借助AIGC智能图谱助力外贸企业打造爆款。例如,“哇噢定制”服务帮助中小工厂无缝接入全域分销渠道,订单转化效率提升达40%。针对传统批发模式中多层加价、质量隐忧等痛点,1688正以AI技术重构信任基础设施。 范敏介绍道:“从原料到成品的全流程追溯依赖于可视化系统,订单状态可精确追踪至‘已设计待配货’、‘生产中’等十余个节点。”AI大模型更革新了传统报价模式:以PCB板定制订单为例,平台AI模型能综合板材类别、层数尺寸、出货方式、板子尺寸、外层铜厚、阻焊方式、焊盘处理、成形工艺、线路工艺、测试方式等多维度工艺信息及供应商匹配组合,生成智能报价。这种针对多产品、多工艺、多服务商的综合式智能报价,高度契合当前市场高频小单的趋势,满足柔性制造的供应链需求。“AI大模型将供应商的报价规律嵌入算法,结合量价关系、工艺链路、履约交期等多因素,给出最优报价方案。”范敏补充道。在范敏看来,中国供应链的独特优势植根于中小企业的生态位价值。 “中小企业作为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毛细血管’,在稳链补链中潜力巨大。其产品多元、产能充沛、生产灵活的特性,使其能在重点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发挥重要的配套补充作用,是推动产业链国产替代的重要力量。”范敏强调。而破局的关键,在于化解“专业与通用”的矛盾。 1688提炼平台交易场景中的共性需求,为工厂提供标准化轻定制模块。“例如,通过通用接口集成设计能力,让缺乏专业团队的小厂也能承接高端定制订单。”范敏解释道。这种“平台化赋能”模式,使中小制造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成本显著下降75%。在本次链博会上,1688重点展示了三项创新成果:全网分销共享底座,联动社交电商、跨境平台构建全域供应链网络;AI寻源通,以多语言比价引擎实现“一键触达海外商机”;3D智能设计工具,有效降低定制门槛,提升产业附加值。“当全球产业链加速重组,中国供应链的竞争力不再仅依赖规模,而在于通过数字化实现‘小快灵’的生态协同。”范敏总结道。这条“链上中国”的新通路,正为风险时代的全球供应链提供富有韧性的中国方案。1752725830918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石婷婷环球网17527258309181[]//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ae57f3e775e74d057562726158844dbcu1.png{"email":"liwenyao@huanqiu.com","name":"李文瑶"}
【环球网科技报道 记者 李文瑶】在全球化变局与产业链重构的浪潮中,供应链的“韧性”与“透明”已成为中国制造业的核心命题。7月16日,北京召开的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上,1688公共事务部总经理范敏接受记者专访,深入阐释了平台如何运用数字技术重塑供应链生态。构建“动态免疫系统”是数字供应链的核心价值所在。 目前,1688平台依托“订单基础需求”与“数字工厂能力”两大核心数据池,通过算法驱动实现产能的智能调度。据了解,平台自主研发了新一代数字化订单与生产协同平台:一方面,打通订单销售系统与工厂生产系统,实现从订单到工单的全流程可视化跟踪(涵盖“已接单待设计”“已设计待配货”“已配货待生产”“生产中”“完成生产待发货”“物流中”等关键环节),精准满足买家对订单生产进程确定性的掌控需求;另一方面,该平台不仅是信息流通的工具,其核心价值更在于为中小企业客户提供基于大数据和AI算法的智能决策支持。通过连接超过100万家产业带源头厂商和上亿B端买家,1688构建了国内领先的真实B2B供应链网络。当突发断链风险发生时,海量订单数据与工厂实时产能信息可快速精准匹配,有效化解市场波动。范敏表示:“数字供应链,特别是当前AI智能产销匹配等场景的应用,正在重构全新的供应链匹配模式。” 面对全球需求的不确定性,1688平台积极发挥“旋转门”作用。 范敏指出,美国关税政策变动加剧了全球经济宏观形势的不确定性。为应对外需营商环境压力,1688今年以来重点围绕“内外贸一体化”,为商家开拓更具确定性的市场机会。平台推出“数字小店”零门槛入驻、“源厂优品”出口转内销专区,并借助AIGC智能图谱助力外贸企业打造爆款。例如,“哇噢定制”服务帮助中小工厂无缝接入全域分销渠道,订单转化效率提升达40%。针对传统批发模式中多层加价、质量隐忧等痛点,1688正以AI技术重构信任基础设施。 范敏介绍道:“从原料到成品的全流程追溯依赖于可视化系统,订单状态可精确追踪至‘已设计待配货’、‘生产中’等十余个节点。”AI大模型更革新了传统报价模式:以PCB板定制订单为例,平台AI模型能综合板材类别、层数尺寸、出货方式、板子尺寸、外层铜厚、阻焊方式、焊盘处理、成形工艺、线路工艺、测试方式等多维度工艺信息及供应商匹配组合,生成智能报价。这种针对多产品、多工艺、多服务商的综合式智能报价,高度契合当前市场高频小单的趋势,满足柔性制造的供应链需求。“AI大模型将供应商的报价规律嵌入算法,结合量价关系、工艺链路、履约交期等多因素,给出最优报价方案。”范敏补充道。在范敏看来,中国供应链的独特优势植根于中小企业的生态位价值。 “中小企业作为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毛细血管’,在稳链补链中潜力巨大。其产品多元、产能充沛、生产灵活的特性,使其能在重点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发挥重要的配套补充作用,是推动产业链国产替代的重要力量。”范敏强调。而破局的关键,在于化解“专业与通用”的矛盾。 1688提炼平台交易场景中的共性需求,为工厂提供标准化轻定制模块。“例如,通过通用接口集成设计能力,让缺乏专业团队的小厂也能承接高端定制订单。”范敏解释道。这种“平台化赋能”模式,使中小制造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成本显著下降75%。在本次链博会上,1688重点展示了三项创新成果:全网分销共享底座,联动社交电商、跨境平台构建全域供应链网络;AI寻源通,以多语言比价引擎实现“一键触达海外商机”;3D智能设计工具,有效降低定制门槛,提升产业附加值。“当全球产业链加速重组,中国供应链的竞争力不再仅依赖规模,而在于通过数字化实现‘小快灵’的生态协同。”范敏总结道。这条“链上中国”的新通路,正为风险时代的全球供应链提供富有韧性的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