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NWs53qIPOl tech.huanqiu.comarticle【环球热评局——链博系列之四】三赴链博会,全球工业巨头寻找确定性的锚点/e3pmh164r/e3pmtmdvg如同一部行走的美国工业编年史,百年老店霍尼韦尔(Honeywell)从蒸汽机时代的温度控制器起家,经历电气化的精密仪表革新,穿越计算机自动化的浪潮,最终聚焦自动化、能源转型和未来航空三大业务发展趋势。执掌16年的前CEO高德威(David M. Cote)将这家企业穿越经济周期屹立坚挺的奥秘概括为“长期主义”。“真正的执行力,是在周五下班前处理好紧急邮件,同时为十年后的技术突破埋下种子。”从1935年在上海开设第一个经销机构算起,霍尼韦尔在华90年,早已从一颗种子成长为繁盛的雨林。1973年,其子公司作为炼油石化领域唯一代表陪同尼克松访华,如今,当中国将“数实融合”定为新型工业化核心战略,这家工业巨头捕捉到了时代脉搏。今年7月,霍尼韦尔首次在上海举办了首届中国增长峰会。时隔两周,霍尼韦尔中国总裁余锋在链博会先进制造链的展台直言:“中国正从制造大国升级成制造强国。” 连续三次参加链博会,霍尼韦尔用实实在在的技术突破践行“东方服务东方”战略。余锋介绍,“每10吨地沟油通过我们的技术能转化为约8吨可持续航空燃料,可持续航空燃料价格大致是每吨2万多,转化后价值提升数倍”。这项技术已在江苏和四川等地应用落地。“作为可持续航空燃料的原料,中国几百万吨厨余油供应量有限,秸秆是未来极具潜力的替代原料”,针对原料供应量不足问题,霍尼韦尔乙醇制航空燃料(ETJ)工艺以秸秆等玉米基、纤维素或糖基乙醇为原料,可以生产高性价比、低碳强度的可持续航空燃料。除此以外,霍尼韦尔UOP eFiningTM工艺可以使用绿氢和二氧化碳作为原料,能够可靠、高效和低成本地生产电子航空可持续燃料,进一步加快可持续航空燃料在航空业的推广步伐。丰富的工业场景和多元的客户需求被霍尼韦尔视作中国独特的机遇。中国很多行业的规模已经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余锋认为,“从设计开始,就要拿最高的标准来服务中国市场”。面对中国造船业对一站式技术解决方案的需求,霍尼韦尔在链博会首发了一套由中国团队研发的智能船舶解决方案,将船岸协同及数据互联、船队管控一体化、船舶排放监测及能效优化三大模块无缝衔接,既能保障船舶数据安全、提升运营效率,又助力其满足能效指标,推动智能航运的可持续发展。“把最复杂的客户需求满足好,就能服务全球”,这种基于中国市场需求打磨的技术体系,正助力中国船舶工业迈向智慧未来。当确定性成为全球供应链的稀缺品,开放创新的中国恰似风浪中的稳定锚点。余锋认为,高端制造、智能建筑、石油化工、储能、航空等行业,在中国的发展前景都非常具有确定性。“背靠霍尼韦尔百年技术积累,从洞察需求、研发设计到制造服务,尽可能将相关能力保留在中国本土。”在链博会先进制造链展区,这家140岁的全球工业巨头展示的正是穿越下一个百年的智慧密码:长期主义不仅在于平衡短期压力与长期投入,更在于将企业命运与所在地域的工业进程深度绑定,以深度本地化能力形成竞争的持久优势,将自己锻造为先进制造链中不可或缺的环节。(环球网评论员 朱研)1752723594901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李文瑶环球网175272359490111[]//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750a58d56c1178e3e4484973d89add3du1.png{"email":"liwenyao@huanqiu.com","name":"李文瑶"}
如同一部行走的美国工业编年史,百年老店霍尼韦尔(Honeywell)从蒸汽机时代的温度控制器起家,经历电气化的精密仪表革新,穿越计算机自动化的浪潮,最终聚焦自动化、能源转型和未来航空三大业务发展趋势。执掌16年的前CEO高德威(David M. Cote)将这家企业穿越经济周期屹立坚挺的奥秘概括为“长期主义”。“真正的执行力,是在周五下班前处理好紧急邮件,同时为十年后的技术突破埋下种子。”从1935年在上海开设第一个经销机构算起,霍尼韦尔在华90年,早已从一颗种子成长为繁盛的雨林。1973年,其子公司作为炼油石化领域唯一代表陪同尼克松访华,如今,当中国将“数实融合”定为新型工业化核心战略,这家工业巨头捕捉到了时代脉搏。今年7月,霍尼韦尔首次在上海举办了首届中国增长峰会。时隔两周,霍尼韦尔中国总裁余锋在链博会先进制造链的展台直言:“中国正从制造大国升级成制造强国。” 连续三次参加链博会,霍尼韦尔用实实在在的技术突破践行“东方服务东方”战略。余锋介绍,“每10吨地沟油通过我们的技术能转化为约8吨可持续航空燃料,可持续航空燃料价格大致是每吨2万多,转化后价值提升数倍”。这项技术已在江苏和四川等地应用落地。“作为可持续航空燃料的原料,中国几百万吨厨余油供应量有限,秸秆是未来极具潜力的替代原料”,针对原料供应量不足问题,霍尼韦尔乙醇制航空燃料(ETJ)工艺以秸秆等玉米基、纤维素或糖基乙醇为原料,可以生产高性价比、低碳强度的可持续航空燃料。除此以外,霍尼韦尔UOP eFiningTM工艺可以使用绿氢和二氧化碳作为原料,能够可靠、高效和低成本地生产电子航空可持续燃料,进一步加快可持续航空燃料在航空业的推广步伐。丰富的工业场景和多元的客户需求被霍尼韦尔视作中国独特的机遇。中国很多行业的规模已经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余锋认为,“从设计开始,就要拿最高的标准来服务中国市场”。面对中国造船业对一站式技术解决方案的需求,霍尼韦尔在链博会首发了一套由中国团队研发的智能船舶解决方案,将船岸协同及数据互联、船队管控一体化、船舶排放监测及能效优化三大模块无缝衔接,既能保障船舶数据安全、提升运营效率,又助力其满足能效指标,推动智能航运的可持续发展。“把最复杂的客户需求满足好,就能服务全球”,这种基于中国市场需求打磨的技术体系,正助力中国船舶工业迈向智慧未来。当确定性成为全球供应链的稀缺品,开放创新的中国恰似风浪中的稳定锚点。余锋认为,高端制造、智能建筑、石油化工、储能、航空等行业,在中国的发展前景都非常具有确定性。“背靠霍尼韦尔百年技术积累,从洞察需求、研发设计到制造服务,尽可能将相关能力保留在中国本土。”在链博会先进制造链展区,这家140岁的全球工业巨头展示的正是穿越下一个百年的智慧密码:长期主义不仅在于平衡短期压力与长期投入,更在于将企业命运与所在地域的工业进程深度绑定,以深度本地化能力形成竞争的持久优势,将自己锻造为先进制造链中不可或缺的环节。(环球网评论员 朱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