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NWOy46Pm0h tech.huanqiu.comarticle【外企在中国——链博系列】高通侯明娟:深化产业协作,以技术创新共筑智能互联未来/e3pmh164r/e3pmh33i9【环球网科技报道 记者 心月】7月16日,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在北京开幕,同期举办的“贸促智库交流活动暨全球供应链报告发布会”上,高通公司全球副总裁侯明娟受邀致辞。她结合高通成立40周年、植根中国30年的发展历程,阐述了企业在全球产业链开放合作中的实践与愿景。深耕中国三十年,与产业共成长侯明娟提到,2025年是高通扎根中国30年的重要节点。三十年来,高通作为全球连接与计算领域的领先企业,始终与移动通信产业同频共振。通过提供调制解调器、处理器、射频前端模组等关键芯片解决方案及平台,高通不仅助力生态伙伴打造创新产品,更推动智能终端、汽车、物联网等领域实现创新发展与产业升级。 “全球产业链开放合作带来的机遇,为高通的业务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侯明娟强调,这一理念推动高通近年来持续深化与产业伙伴的协作,在创新加速与应用实践中不断突破。例如,其在无锡的全讯射频科技工厂已扩大生产规模,以满足5G领域快速增长的需求;同时联合苏州、杭州等地政府及合作伙伴设立联合创新中心,聚焦数字领域前沿技术研发。多领域突破,彰显开放合作价值在手机产业领域,侯明娟分享了亮眼成果:过去30余年,高通助力中国手机厂商出海,目前全球前十大顶尖智能手机品牌中中国企业占据8席,小米、OPPO、vivo、荣耀等均位居前列。她认为,全球化的无线通信技术标准让中国厂商产品能快速适配全球市场,而高通从技术到业务层面的支持功不可没。 当前,高通正与伙伴加速将AI能力部署于各类终端。其去年发布的骁龙8至尊版,不到一年已有超100款产品设计,支持丰富的终端侧AI应用,推动AI成为新的用户界面,拓展人机交互模式。 在新兴领域,技术与市场的融合同样显著。以智能汽车为例,高通通过骁龙数字底盘技术,已与多家中国主流车企合作,推出超210款相关车型,加速智能化体验落地。展望未来,共创智能互联新生态 侯明娟称,高通将继续依托创新与开放的市场机遇,深化产业合作,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深度融合。作为全球产业链的重要参与者,高通以三十年实践证明,开放合作是产业升级的必由之路。在技术加速迭代的当下,这种协作模式将持续为智能互联未来注入新动力。(心月)1752674707498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窦鹏环球网17526747074981[]//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d333cf4e7ce134651f3cce8ffa84d79au1.png{"email":"doupeng@huanqiu.com","name":"窦鹏"}
【环球网科技报道 记者 心月】7月16日,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在北京开幕,同期举办的“贸促智库交流活动暨全球供应链报告发布会”上,高通公司全球副总裁侯明娟受邀致辞。她结合高通成立40周年、植根中国30年的发展历程,阐述了企业在全球产业链开放合作中的实践与愿景。深耕中国三十年,与产业共成长侯明娟提到,2025年是高通扎根中国30年的重要节点。三十年来,高通作为全球连接与计算领域的领先企业,始终与移动通信产业同频共振。通过提供调制解调器、处理器、射频前端模组等关键芯片解决方案及平台,高通不仅助力生态伙伴打造创新产品,更推动智能终端、汽车、物联网等领域实现创新发展与产业升级。 “全球产业链开放合作带来的机遇,为高通的业务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侯明娟强调,这一理念推动高通近年来持续深化与产业伙伴的协作,在创新加速与应用实践中不断突破。例如,其在无锡的全讯射频科技工厂已扩大生产规模,以满足5G领域快速增长的需求;同时联合苏州、杭州等地政府及合作伙伴设立联合创新中心,聚焦数字领域前沿技术研发。多领域突破,彰显开放合作价值在手机产业领域,侯明娟分享了亮眼成果:过去30余年,高通助力中国手机厂商出海,目前全球前十大顶尖智能手机品牌中中国企业占据8席,小米、OPPO、vivo、荣耀等均位居前列。她认为,全球化的无线通信技术标准让中国厂商产品能快速适配全球市场,而高通从技术到业务层面的支持功不可没。 当前,高通正与伙伴加速将AI能力部署于各类终端。其去年发布的骁龙8至尊版,不到一年已有超100款产品设计,支持丰富的终端侧AI应用,推动AI成为新的用户界面,拓展人机交互模式。 在新兴领域,技术与市场的融合同样显著。以智能汽车为例,高通通过骁龙数字底盘技术,已与多家中国主流车企合作,推出超210款相关车型,加速智能化体验落地。展望未来,共创智能互联新生态 侯明娟称,高通将继续依托创新与开放的市场机遇,深化产业合作,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深度融合。作为全球产业链的重要参与者,高通以三十年实践证明,开放合作是产业升级的必由之路。在技术加速迭代的当下,这种协作模式将持续为智能互联未来注入新动力。(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