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Mki1JAq6ga tech.huanqiu.comarticleStord收购UPS子公司Ware2Go,剑指亚马逊Prime生态壁垒/e3pmh164r/e3pn4gh77【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5月20日消息,电商物流初创企业Stord宣布完成对联合包裹服务公司(UPS)旗下子公司Ware2Go的收购,此举被外媒视为其挑战亚马逊物流霸权的关键战略动作。尽管交易金额未公开,但业内分析认为,这一整合将重塑中小企业物流服务格局,并为Stord在亚马逊主导的电商履约市场中开辟竞争空间。收购逻辑:填补中小企业物流短板,对标亚马逊Prime资料显示,Stord由泰尔奖学金得主肖恩·亨利创立,总部位于亚特兰大,其核心业务是通过云技术平台为品牌商提供端到端的全渠道履单、仓储及运输服务。此次收购的Ware2Go则专注于为中小商户提供快速配送解决方案,其服务网络覆盖全美,并支持“按需付费”的灵活合作模式。 亨利在声明中直言,此次收购旨在“通过优化基础设施,帮助中小企业对抗亚马逊Prime的履约优势”。他指出,亚马逊Prime的次日达服务已形成强大的用户粘性,而中小卖家常因物流成本高、配送时效差而难以竞争。Stord计划整合Ware2Go的末端配送能力与自身仓储网络,推出“平价Prime”服务,承诺为中小商户提供与亚马逊同等时效但成本降低30%的物流方案。自2016年亚马逊自封“运输服务提供商”以来,其通过租用飞机、卡车车队及独立承包商网络,构建了覆盖全美的物流体系。2023年,亚马逊物流部门处理包裹量达59亿件,占其总订单量的67%,并开始向第三方卖家开放“Shipping with Amazon”服务,进一步挤压传统物流商的市场份额。面对亚马逊的侵蚀,UPS与联邦快递(FedEx)正加速调整战略。UPS今年宣布裁员2万人并关闭73个运营网点,以应对亚马逊订单量减少带来的冲击;联邦快递则通过合并地面与快递网络、推出fdx平台等举措,试图吸引中小商户。然而,行业观察人士指出,传统巨头在服务中小客户时面临成本结构僵化、技术迭代缓慢等难题,而Stord等新兴企业凭借轻资产模式与AI驱动的运营效率,正成为不可忽视的挑战者。Stord的野心:构建“去中心化”物流网络此次收购并非Stord首次扩张。2024年,该公司已收购营养品物流商ProPack Logistics,并在北美建立11个履单中心,年处理订单量超3000万件。此外,Stord在英国和荷兰设立的欧洲公司亦标志着其全球化布局的启动。亨利透露,Stord的长期目标是构建“去中心化”的物流网络,通过算法优化仓储选址与运输路径,实现“最后一公里”配送成本降低40%。这一策略与亚马逊的“中心辐射式”物流形成鲜明对比,后者依赖少数大型枢纽,而Stord则主张在靠近消费者的区域部署微型仓库,以缩短配送半径。行业分析师预测,Stord的入局将引发电商物流市场的价格竞争。目前,亚马逊向第三方卖家收取的物流费用平均高于市场价15%-20%,而Stord承诺的“平价Prime”服务可能迫使亚马逊调整定价策略。“中小商户苦亚马逊久矣。”一家年销售额500万美元的家居品牌创始人表示,“Stord的方案让我们看到摆脱亚马逊依赖的可能性。”他透露,已计划将30%的订单转移至Stord网络测试。尽管战略清晰,外媒认为,Stord仍需跨越两大障碍。其一,其北美履单中心年处理包裹量仅为亚马逊的5%,规模效应不足或导致单位成本居高不下;其二,亚马逊在自动化仓储、无人机配送等领域的技术积累远超初创企业,Stord需持续投入研发以缩小差距。对此,亨利称,Stord将优先投资AI驱动的动态路由系统与机器人分拣技术,并计划在未来18个月内将北美履单中心数量翻倍。他强调:“物流战争的胜负不在于仓库数量,而在于如何用技术释放每一立方米的效率。”(青山)1747709292402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秦耳环球网174770929240211[]//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d8c6c17d53521d61b4f49ed828f17867u1.png{"email":"qiner@huanqiu.com","name":"秦耳"}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5月20日消息,电商物流初创企业Stord宣布完成对联合包裹服务公司(UPS)旗下子公司Ware2Go的收购,此举被外媒视为其挑战亚马逊物流霸权的关键战略动作。尽管交易金额未公开,但业内分析认为,这一整合将重塑中小企业物流服务格局,并为Stord在亚马逊主导的电商履约市场中开辟竞争空间。收购逻辑:填补中小企业物流短板,对标亚马逊Prime资料显示,Stord由泰尔奖学金得主肖恩·亨利创立,总部位于亚特兰大,其核心业务是通过云技术平台为品牌商提供端到端的全渠道履单、仓储及运输服务。此次收购的Ware2Go则专注于为中小商户提供快速配送解决方案,其服务网络覆盖全美,并支持“按需付费”的灵活合作模式。 亨利在声明中直言,此次收购旨在“通过优化基础设施,帮助中小企业对抗亚马逊Prime的履约优势”。他指出,亚马逊Prime的次日达服务已形成强大的用户粘性,而中小卖家常因物流成本高、配送时效差而难以竞争。Stord计划整合Ware2Go的末端配送能力与自身仓储网络,推出“平价Prime”服务,承诺为中小商户提供与亚马逊同等时效但成本降低30%的物流方案。自2016年亚马逊自封“运输服务提供商”以来,其通过租用飞机、卡车车队及独立承包商网络,构建了覆盖全美的物流体系。2023年,亚马逊物流部门处理包裹量达59亿件,占其总订单量的67%,并开始向第三方卖家开放“Shipping with Amazon”服务,进一步挤压传统物流商的市场份额。面对亚马逊的侵蚀,UPS与联邦快递(FedEx)正加速调整战略。UPS今年宣布裁员2万人并关闭73个运营网点,以应对亚马逊订单量减少带来的冲击;联邦快递则通过合并地面与快递网络、推出fdx平台等举措,试图吸引中小商户。然而,行业观察人士指出,传统巨头在服务中小客户时面临成本结构僵化、技术迭代缓慢等难题,而Stord等新兴企业凭借轻资产模式与AI驱动的运营效率,正成为不可忽视的挑战者。Stord的野心:构建“去中心化”物流网络此次收购并非Stord首次扩张。2024年,该公司已收购营养品物流商ProPack Logistics,并在北美建立11个履单中心,年处理订单量超3000万件。此外,Stord在英国和荷兰设立的欧洲公司亦标志着其全球化布局的启动。亨利透露,Stord的长期目标是构建“去中心化”的物流网络,通过算法优化仓储选址与运输路径,实现“最后一公里”配送成本降低40%。这一策略与亚马逊的“中心辐射式”物流形成鲜明对比,后者依赖少数大型枢纽,而Stord则主张在靠近消费者的区域部署微型仓库,以缩短配送半径。行业分析师预测,Stord的入局将引发电商物流市场的价格竞争。目前,亚马逊向第三方卖家收取的物流费用平均高于市场价15%-20%,而Stord承诺的“平价Prime”服务可能迫使亚马逊调整定价策略。“中小商户苦亚马逊久矣。”一家年销售额500万美元的家居品牌创始人表示,“Stord的方案让我们看到摆脱亚马逊依赖的可能性。”他透露,已计划将30%的订单转移至Stord网络测试。尽管战略清晰,外媒认为,Stord仍需跨越两大障碍。其一,其北美履单中心年处理包裹量仅为亚马逊的5%,规模效应不足或导致单位成本居高不下;其二,亚马逊在自动化仓储、无人机配送等领域的技术积累远超初创企业,Stord需持续投入研发以缩小差距。对此,亨利称,Stord将优先投资AI驱动的动态路由系统与机器人分拣技术,并计划在未来18个月内将北美履单中心数量翻倍。他强调:“物流战争的胜负不在于仓库数量,而在于如何用技术释放每一立方米的效率。”(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