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LCIOO84aIF tech.huanqiu.comarticle短剧上大屏 讲出新故事/e3pmh164r/e3pmh16qj近一时期,微短剧创作步入提质增效的新阶段。在日益深化的大小屏联动趋势下,借助微短剧这一视听新业态,传统广电媒体正逐步探索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崭新路径,微短剧也通过多种内容传播创新手段,和电视大屏“亲密互动”,迈向规范化、精品化。探索行业新可能近期,东方卫视播出一档创新形态的节目《开播!短剧季》,得到行业内外关注。节目将目光投向微短剧行业,不仅以综艺形式生动展现了微短剧IP从选角试镜、舞台竞演到实景试拍的全流程,还以IP孵化为微短剧精品化拓展了更多可能。通过跨界探索,这档节目打通了微短剧和电视大屏的“次元壁”,为广电行业提供了启示。得益于长期积淀与丰富经验,电视大屏在延展微短剧新表达上具有天然优势,既能为微短剧连接社会大众找到更为开阔的传播场景,也能通过题材拓展、叙事创新和长短内容互动,打造具有示范效应的微短剧精品。如此前由江苏卫视《非诚勿扰》节目团队打造的都市职场微短剧《重返十八岁的夏天》,就收获了积极的社会反响。 广电媒体的“短剧+综艺”模式,带领观众深入了解微短剧创作的台前幕后,培养大屏观众对精品微短剧的消费习惯,同时还能借助微短剧提升大屏用户的活跃度。如湖南卫视推出的乡村女性励志竞技综艺《花儿绽放》,就在总决赛时邀请微短剧演员与节目选手共同打造大屏乡村微短剧,帮助观众形成对微短剧的积极认知。在业内人士看来,“短剧+综艺”模式为微短剧创作者搭建起平台,既能助力提高行业人才的整体素质,也能带动传统影视制作机构、播出平台等投身微短剧行业的创新创造。同时,以微短剧为抓手,广电媒体得以在区域合作、产业融合中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激活产业发展的“一池春水”。《开播!短剧季》全程在成都影视城“中国喜剧梦工厂”摄制,由上海和四川两地通力协作,为地域合作和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有益尝试。大小屏深度联动电视大屏主动“拥抱”视听新业态,赋能自身转型发展。通过排播、创制精品微短剧,以更丰富、优质的内容供给,回应受众差异化、多样化的观看需求,既拓展了受众群体的覆盖面,推动微短剧从“量变”到“质变”的跃升,也提升了大屏的影响力和竞争力。2023年底,湖南卫视在大屏端播出微短剧《风月变》,后又以微短剧剧场“大芒剧场”为阵地,陆续让《大妈的世界贺岁篇》《你的岛屿已抵达》《那个重逢的夜晚》等微短剧登陆大屏,吸引大量年轻观众。2024年,浙江卫视播出微短剧《南辕北辙的我们》,东方卫视推出日播微短剧展播带,微短剧“上星”步伐越走越快。截至2024年11月底,已有30余部微短剧在全国省级卫视播出,多部微短剧创下同时段地方卫视收视榜首的佳绩。越来越多广电媒体深度参与微短剧创制环节。如16家省级广电新媒体与芒果TV共同投资创制的微短剧《欢喜一家人》,以“合家欢”喜剧风格匹配家庭收视场景,在16个省级IPTV平台同步播出,受到观众喜爱。在微短剧从小屏步入大屏的进程中,内容品类得到不断丰富,大屏观众的观看体验也得到持续提升。不久前,东方卫视在播出竖屏微短剧《我的归途有风》时,首次在大屏端同步呈现网友互动弹幕,收获热烈的市场反馈。此前“上星”播出的微短剧基本以横屏为主,竖屏微短剧尽管是当前的主要形态,但由于其体例格式与电视大屏不适配,将其直接引入大屏端,容易导致用户追剧体验的折损。如何对画幅进行更优的设计利用,改善视觉效果,成为竖屏微短剧登陆电视大屏亟须破解的难题。在此背景下,将弹幕内容同步呈现于大屏的尝试,不但增强了观看的互动性、参与感与趣味性,而且增添了社交活力,也为后续更多竖屏微短剧与电视大屏的联动提供了参照。双向赋能寻求共赢在“微短剧+”赋能千行百业的趋势下,广电行业通过多元探索,充分释放“小体量”微短剧的“大能量”。2024年8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印发《关于丰富电视大屏内容 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意见(试行)》,明确指出要推动更多优秀网络视听作品在电视大屏播出,提升电视大屏优质内容创新和供给能力。在近期发布的2025年微短剧春节档推荐片单中,更首次增加了电视大屏端系列作品,微短剧迎来全面“上星”的发展新阶段。与电视大屏的结合也为微短剧打开全新的创作和想象空间,推动微短剧创作迈向精品化,打造更多“微”而不弱、“短”而不浅的品质佳作。大屏端对微短剧的播出需求和小屏端存在明显差异,需要微短剧处理好大与小、长与短、横与竖、快与慢等多组创作传播关系。与此同时,观众长期培养的大屏观看习惯,也为微短剧在内容题材、视听美学、文化内涵和思想价值等维度的品质提升,提供重要参照,进一步推动微短剧创作体系的转型升级。主题鲜明、节奏紧凑、篇幅凝练的微短剧,逐渐搭建起台网协同合作的新桥梁。微短剧上大屏在日趋紧密的“双向奔赴”中不仅大有可为,也势必大有作为。1737671440604责编:文雯人民日报海外版173767144060411[]{"email":"wenwen@huanqiu.com","name":"文雯"}
近一时期,微短剧创作步入提质增效的新阶段。在日益深化的大小屏联动趋势下,借助微短剧这一视听新业态,传统广电媒体正逐步探索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崭新路径,微短剧也通过多种内容传播创新手段,和电视大屏“亲密互动”,迈向规范化、精品化。探索行业新可能近期,东方卫视播出一档创新形态的节目《开播!短剧季》,得到行业内外关注。节目将目光投向微短剧行业,不仅以综艺形式生动展现了微短剧IP从选角试镜、舞台竞演到实景试拍的全流程,还以IP孵化为微短剧精品化拓展了更多可能。通过跨界探索,这档节目打通了微短剧和电视大屏的“次元壁”,为广电行业提供了启示。得益于长期积淀与丰富经验,电视大屏在延展微短剧新表达上具有天然优势,既能为微短剧连接社会大众找到更为开阔的传播场景,也能通过题材拓展、叙事创新和长短内容互动,打造具有示范效应的微短剧精品。如此前由江苏卫视《非诚勿扰》节目团队打造的都市职场微短剧《重返十八岁的夏天》,就收获了积极的社会反响。 广电媒体的“短剧+综艺”模式,带领观众深入了解微短剧创作的台前幕后,培养大屏观众对精品微短剧的消费习惯,同时还能借助微短剧提升大屏用户的活跃度。如湖南卫视推出的乡村女性励志竞技综艺《花儿绽放》,就在总决赛时邀请微短剧演员与节目选手共同打造大屏乡村微短剧,帮助观众形成对微短剧的积极认知。在业内人士看来,“短剧+综艺”模式为微短剧创作者搭建起平台,既能助力提高行业人才的整体素质,也能带动传统影视制作机构、播出平台等投身微短剧行业的创新创造。同时,以微短剧为抓手,广电媒体得以在区域合作、产业融合中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激活产业发展的“一池春水”。《开播!短剧季》全程在成都影视城“中国喜剧梦工厂”摄制,由上海和四川两地通力协作,为地域合作和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有益尝试。大小屏深度联动电视大屏主动“拥抱”视听新业态,赋能自身转型发展。通过排播、创制精品微短剧,以更丰富、优质的内容供给,回应受众差异化、多样化的观看需求,既拓展了受众群体的覆盖面,推动微短剧从“量变”到“质变”的跃升,也提升了大屏的影响力和竞争力。2023年底,湖南卫视在大屏端播出微短剧《风月变》,后又以微短剧剧场“大芒剧场”为阵地,陆续让《大妈的世界贺岁篇》《你的岛屿已抵达》《那个重逢的夜晚》等微短剧登陆大屏,吸引大量年轻观众。2024年,浙江卫视播出微短剧《南辕北辙的我们》,东方卫视推出日播微短剧展播带,微短剧“上星”步伐越走越快。截至2024年11月底,已有30余部微短剧在全国省级卫视播出,多部微短剧创下同时段地方卫视收视榜首的佳绩。越来越多广电媒体深度参与微短剧创制环节。如16家省级广电新媒体与芒果TV共同投资创制的微短剧《欢喜一家人》,以“合家欢”喜剧风格匹配家庭收视场景,在16个省级IPTV平台同步播出,受到观众喜爱。在微短剧从小屏步入大屏的进程中,内容品类得到不断丰富,大屏观众的观看体验也得到持续提升。不久前,东方卫视在播出竖屏微短剧《我的归途有风》时,首次在大屏端同步呈现网友互动弹幕,收获热烈的市场反馈。此前“上星”播出的微短剧基本以横屏为主,竖屏微短剧尽管是当前的主要形态,但由于其体例格式与电视大屏不适配,将其直接引入大屏端,容易导致用户追剧体验的折损。如何对画幅进行更优的设计利用,改善视觉效果,成为竖屏微短剧登陆电视大屏亟须破解的难题。在此背景下,将弹幕内容同步呈现于大屏的尝试,不但增强了观看的互动性、参与感与趣味性,而且增添了社交活力,也为后续更多竖屏微短剧与电视大屏的联动提供了参照。双向赋能寻求共赢在“微短剧+”赋能千行百业的趋势下,广电行业通过多元探索,充分释放“小体量”微短剧的“大能量”。2024年8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印发《关于丰富电视大屏内容 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意见(试行)》,明确指出要推动更多优秀网络视听作品在电视大屏播出,提升电视大屏优质内容创新和供给能力。在近期发布的2025年微短剧春节档推荐片单中,更首次增加了电视大屏端系列作品,微短剧迎来全面“上星”的发展新阶段。与电视大屏的结合也为微短剧打开全新的创作和想象空间,推动微短剧创作迈向精品化,打造更多“微”而不弱、“短”而不浅的品质佳作。大屏端对微短剧的播出需求和小屏端存在明显差异,需要微短剧处理好大与小、长与短、横与竖、快与慢等多组创作传播关系。与此同时,观众长期培养的大屏观看习惯,也为微短剧在内容题材、视听美学、文化内涵和思想价值等维度的品质提升,提供重要参照,进一步推动微短剧创作体系的转型升级。主题鲜明、节奏紧凑、篇幅凝练的微短剧,逐渐搭建起台网协同合作的新桥梁。微短剧上大屏在日趋紧密的“双向奔赴”中不仅大有可为,也势必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