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x3I3yLx9Vm smart.huanqiu.comarticle奇瑞与HAAH达成合作 自主品牌想打入美国还要面对哪些考验?/e3pmh140m/e3pmh31se近日,据外媒报道,美国HAAH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已经与奇瑞汽车达成了北美市场分销协议。♦ 奇瑞欲在2021年实现在美销售HAAH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奇瑞在美国组装的高档SUV最早将于2021年底以Vantas品牌进行销售和服务。HAAH发言人克里斯·霍斯福德(Chris Hosford)在电子邮件中表示,奇瑞计划从半散装件组装开始,直到在美国的全面生产。HAAH首席执行官杜克·黑尔(Duke Hale)在接受底特律电台采访时表示,公司正在包括密歇根州在内的多个州寻找适合的工厂,该厂一旦全面投产,将雇用约1000至1500名工人。同时,HAAH还计划在拉斯维加斯的NADA展会上招募经销商。如果奇瑞这一计划得以实施,也将标志着这一自主品牌在美国的成功登陆。HAAH方面表示,奇瑞计划在美国销售的SUV已经开始了认证程序,该车基于奇瑞的星途品牌平台,但并未透露具体车型信息。HAAH将与特许经营商签约,处理Vantas车辆的交付、服务以及最终的销售过程。此外,HAAH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该公司拥有一个基于云端的数字销售平台,他们将使用这个平台为Vantas品牌与经销商的运营提供支持。♦ 赴美卖车前景几何?值得关注的是,美国属于成熟的汽车消费市场,销量靠前的车企基本上都是美国与日本企业,奇瑞选择进军美国市场可谓勇气可嘉。但是想要在美国市场一展雄心并非易事。事实上,想在美国建立销售网略的本土车企不在少数,但因各种原因未能成功。广汽集团曾计划在2019年登陆美国市场,但由于贸易紧张关系和关税方面的担忧,多次宣传想要进军美国市场的广汽传祺将这一计划推迟至2020年上半年。此外,众泰、长城、比亚迪在前些年都宣布了进军美国的计划,除了比亚迪的部分公交车进入美国市场之外,大都没有了下文。值得一提的是,在2018年,众泰汽车同样宣布与HAAH正式签署协议,达成了HAAH作为众泰汽车在美国销售轿车和SUV车型的独家经销商合作意向。2019年初还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做了广告。据悉,众泰在美国的分销商计划在2021年在美国销售其第一款汽车。但之后似乎再无消息传出。为何众泰、奇瑞纷纷青睐HAAH?据了解,HAAH汽车控股主要致力于发展非美国本土汽车制造商的销售及分销网点,目前该公司正在组建全新的汽车经销商网络系统,负责整个北美市场新产品销售、服务及汽车零配件等。“选择HAAH 是一个更容易的选项。”罗兰贝格合伙人兼大中华区副总裁方寅亮对记者表示,HAAH是一个比较综合的服务商,从生产到后期销售都可以包揽。这对想快速进入美国市场的中国品牌来讲,比自己拓展渠道容易的多。“但自主品牌想要在美国市场有所作为,首先质量要有所保证,更重要的是还要有差异化的竞争优势。”据了解,去年奇瑞出口汽车9.6万辆,连续17年位居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对此,伊维经济研究院研究总监吴辉对记者表示,奇瑞虽然出口汽车量较大,但是出口区域主要不是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在美国销售汽车,奇瑞的优势应该还是价格较低,但是如果因为贸易摩擦导致其价格优势不明显的话,该优势也就不复存在了。♦ “香饽饽”市场如何把握?美国是一个体量非常大的汽车市场,同时也是一个非常成熟的汽车消费市场,是众多汽车生产厂家眼中的“香饽饽”。方寅亮指出,美国市场不仅体量大,而且还是相对比较高端汽车市场,中国品牌都在努力提升品牌的高端化,进入美国市场对品牌的提升将大有助益。但机遇多,挑战也更大。“美国市场非常成熟,对产品的实用性、差异化要求非常高。特别是美国二手车市场也非常成熟,因此大部分人买车都会考虑车辆的残值与流通性。品牌售后服务也是对想要进入美国市场企业的一种考验。”“对于自主品牌来讲,登陆美国市场最大的挑战是品牌认知度,美国市场和中国市场以及其他市场不一样,其千人汽车保有量较高,首次购车人群比例较小,所以其购买汽车不在于价格敏感性,更多的看中汽车的品牌,汽车的耐用性以及科技创新等也是其购车主要考虑的因素。而这刚好是目前中国品牌车企相对缺乏的。但是打造这样一个品牌需要一定的时间积累。”吴辉表示,因此对于中国品牌来说,要认真研究美国汽车市场和美国的汽车消费者,针对中美汽车消费者对汽车需求的差异定制化开发针对美国市场的汽车产品,而不是单纯的以低价的优势去进入。另一方面,对于自身的产品,针对美国消费者看中的安全、油耗、可靠性、便利、科技感等因素都应进行产品质量提升。最后,就是针对售后服务,需要更加用心去做。在方寅亮看来,中国品牌不应只看到短期的“容易的事”,如果想真正进入美国市场,除了与相关服务商合作,采取“分包”的形式之外,更重要的是深耕美国市场,建立自己的渠道与优势。海外建厂和销售,不可避免的就文化差异问题。中外企业双方如何磨合,成为汽车行业乃至整个制造业格外关心的话题,纪录片《美国工厂》的火爆就能说明这一问题。方寅亮指出,中国已经出现了很多成功案例,值得后来企业认真学习。1581814212278责编:樊俊卿中国汽车报网158181421227811[]//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c0b0b8cd03f688258f38d56b5671253f.jpg{"email":"script_silent@huanqiu.com","name":"沉默者"}
近日,据外媒报道,美国HAAH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已经与奇瑞汽车达成了北美市场分销协议。♦ 奇瑞欲在2021年实现在美销售HAAH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奇瑞在美国组装的高档SUV最早将于2021年底以Vantas品牌进行销售和服务。HAAH发言人克里斯·霍斯福德(Chris Hosford)在电子邮件中表示,奇瑞计划从半散装件组装开始,直到在美国的全面生产。HAAH首席执行官杜克·黑尔(Duke Hale)在接受底特律电台采访时表示,公司正在包括密歇根州在内的多个州寻找适合的工厂,该厂一旦全面投产,将雇用约1000至1500名工人。同时,HAAH还计划在拉斯维加斯的NADA展会上招募经销商。如果奇瑞这一计划得以实施,也将标志着这一自主品牌在美国的成功登陆。HAAH方面表示,奇瑞计划在美国销售的SUV已经开始了认证程序,该车基于奇瑞的星途品牌平台,但并未透露具体车型信息。HAAH将与特许经营商签约,处理Vantas车辆的交付、服务以及最终的销售过程。此外,HAAH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该公司拥有一个基于云端的数字销售平台,他们将使用这个平台为Vantas品牌与经销商的运营提供支持。♦ 赴美卖车前景几何?值得关注的是,美国属于成熟的汽车消费市场,销量靠前的车企基本上都是美国与日本企业,奇瑞选择进军美国市场可谓勇气可嘉。但是想要在美国市场一展雄心并非易事。事实上,想在美国建立销售网略的本土车企不在少数,但因各种原因未能成功。广汽集团曾计划在2019年登陆美国市场,但由于贸易紧张关系和关税方面的担忧,多次宣传想要进军美国市场的广汽传祺将这一计划推迟至2020年上半年。此外,众泰、长城、比亚迪在前些年都宣布了进军美国的计划,除了比亚迪的部分公交车进入美国市场之外,大都没有了下文。值得一提的是,在2018年,众泰汽车同样宣布与HAAH正式签署协议,达成了HAAH作为众泰汽车在美国销售轿车和SUV车型的独家经销商合作意向。2019年初还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做了广告。据悉,众泰在美国的分销商计划在2021年在美国销售其第一款汽车。但之后似乎再无消息传出。为何众泰、奇瑞纷纷青睐HAAH?据了解,HAAH汽车控股主要致力于发展非美国本土汽车制造商的销售及分销网点,目前该公司正在组建全新的汽车经销商网络系统,负责整个北美市场新产品销售、服务及汽车零配件等。“选择HAAH 是一个更容易的选项。”罗兰贝格合伙人兼大中华区副总裁方寅亮对记者表示,HAAH是一个比较综合的服务商,从生产到后期销售都可以包揽。这对想快速进入美国市场的中国品牌来讲,比自己拓展渠道容易的多。“但自主品牌想要在美国市场有所作为,首先质量要有所保证,更重要的是还要有差异化的竞争优势。”据了解,去年奇瑞出口汽车9.6万辆,连续17年位居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对此,伊维经济研究院研究总监吴辉对记者表示,奇瑞虽然出口汽车量较大,但是出口区域主要不是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在美国销售汽车,奇瑞的优势应该还是价格较低,但是如果因为贸易摩擦导致其价格优势不明显的话,该优势也就不复存在了。♦ “香饽饽”市场如何把握?美国是一个体量非常大的汽车市场,同时也是一个非常成熟的汽车消费市场,是众多汽车生产厂家眼中的“香饽饽”。方寅亮指出,美国市场不仅体量大,而且还是相对比较高端汽车市场,中国品牌都在努力提升品牌的高端化,进入美国市场对品牌的提升将大有助益。但机遇多,挑战也更大。“美国市场非常成熟,对产品的实用性、差异化要求非常高。特别是美国二手车市场也非常成熟,因此大部分人买车都会考虑车辆的残值与流通性。品牌售后服务也是对想要进入美国市场企业的一种考验。”“对于自主品牌来讲,登陆美国市场最大的挑战是品牌认知度,美国市场和中国市场以及其他市场不一样,其千人汽车保有量较高,首次购车人群比例较小,所以其购买汽车不在于价格敏感性,更多的看中汽车的品牌,汽车的耐用性以及科技创新等也是其购车主要考虑的因素。而这刚好是目前中国品牌车企相对缺乏的。但是打造这样一个品牌需要一定的时间积累。”吴辉表示,因此对于中国品牌来说,要认真研究美国汽车市场和美国的汽车消费者,针对中美汽车消费者对汽车需求的差异定制化开发针对美国市场的汽车产品,而不是单纯的以低价的优势去进入。另一方面,对于自身的产品,针对美国消费者看中的安全、油耗、可靠性、便利、科技感等因素都应进行产品质量提升。最后,就是针对售后服务,需要更加用心去做。在方寅亮看来,中国品牌不应只看到短期的“容易的事”,如果想真正进入美国市场,除了与相关服务商合作,采取“分包”的形式之外,更重要的是深耕美国市场,建立自己的渠道与优势。海外建厂和销售,不可避免的就文化差异问题。中外企业双方如何磨合,成为汽车行业乃至整个制造业格外关心的话题,纪录片《美国工厂》的火爆就能说明这一问题。方寅亮指出,中国已经出现了很多成功案例,值得后来企业认真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