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zQiUkQ0ir tech.huanqiu.comarticle人工智能技术最大的应用场景——智慧城市是如何形成的?/e3pmh164r/e3pmh33i9——十一特别企划:我们的时代 我们的行业【环球网科技报道 记者 林迪】上海的市民服务热线12345近些年开始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整个热线的服务反应速度明显加快。过去派一张单要好几分钟,现在只需几秒钟。据光明日报报道称,在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戎之勤指出,上海按照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的要求,充分运用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加快了探索超大城市的管理新路径。显然,城市成了人工智能技术最大的应用场景和试验场。而在智慧城市形成的过程中,5G、云计算、物联网乃至城市操作系统等众多持续演进的创新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赋予城市管理者解决市民服务效率低下、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医疗和教育资源紧张等“城市病”的全新方式,从而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纵观智慧城市的发展,从信息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是建设智慧城市的必由之路。以时间为线,2008年底,智慧城市概念诞生。2009年开始,中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和发展正式拉开了帷幕。2012年,中国出现了第一朵政务云,住建部启动全国智慧城市试点。2016年,发改委结合试点实践,发布新型智慧城市评价标准。而4G/NB-IoT的规模建设,云计算基础设施的加速部署,则匹配了十三五期间智慧城市发展的诉求。迈入“十四五”,云原生、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都在加速发展和突破,融入各个行业和城市的变革之中,中国智慧城市发展已经步入新的阶段。 以联想未来中心为例,分为智慧城市、智能制造、智慧教育、智慧农业和智能办公五个区域。在智慧城市愿景展示区,参观者能通过基于联想智能IT引擎“擎天”的城市运行态势展示平台,总览城市日常运行和管理工作情况;在智能制造愿景区,联想通过远程演示的方式向参观者展示了联想联宝工厂如何通过贯穿“研、产、供、销、服”的数字化实践,实现生产和交付效率的大幅提升;在智慧农业愿景区,联想展示了利用大数据、AI、区块链等技术中台模块提升农业生产科技水平。对此,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单志广认为,过去城市信息化到今天的智慧城市存在四个本质不同,包括过去解决的是管理问题,今天解决的业务问题;过去是流程驱动的,现在是数字驱动;过去信息化数字是根据设定要求生成的,现在的数字是原生态自然流动的;过去城市信息化是进行集成化、标准化,今天数字化解决的则是平台化、云化、链化的问题。这与特斯联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艾渝的观点不谋而合,“未来城市的发展并非一蹴而就,而将是一个分阶段、分规模逐步落实的过程。实现这一目标的首要条件在于数据可流动,即城市底层数据的流动与打通,让城市形成感知和自主决策成为可能。”艾渝提出未来城市三大核心要素:“数据流动、可持续发展、机遇创造。对未来城市的打造,应类似智能手机或智能汽车,通过构建一个统一的系统——智慧城市操作系统,来集中控制整个城市的软件、硬件与生态。”作为这一理念的践行者,特斯联通过一套由智慧城市操作系统协同的,包含底层硬件感知、中端SaaS服务以及顶层创新城市科技服务的人工智能城市AI CITY方案,将为迪拜世博会集中演绎未来智慧城市的发展路径并通过多达152台机器人的部署,面向游客展示未来城市之美。正如紫光股份董事长兼新华三首席执行官于英涛所说,“新型智慧城市不是‘建’出来的、‘买’出来的、‘包’出来的,而是‘长’出来的。‘长’出来的新型智慧城市,一定不是无组织的外壳,它应该是不同部分、不同模块、不同应用、不同技术,相互支撑、相互协作、数据共享、网络互联的一个可自我调节,可持续生长的有机生命体。这其中有三个要点需要首先理清——‘人’是出发点,是这个生命体的主体,切入点是‘城’,是这个生命体的载体,突破点是‘智’,是这个生命体智力的体现,三者相互融合,相互赋能,最终带给每座城市各自不同的生命轨迹,无限逼近未来。”所以,对于企业而言,未来智慧城市通过强大的平台和生态链接更多的大、中、小型企业,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发展交流空间,创造更多商业机会。全新的城市技术架构将进一步促进新的科技和产品找到应用场景,缩短其商业化变现路径,激发更多的产业链上下游合作。由此带来的商业机会将全面改造城市整体的经济发展格局,为普通人带来更多的工作机会,进一步刺激新的消费和服务类型。相关阅读:万物互联,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简单了黑科技加持 新品牌当道 新零售玩出了怎样的新场景 163305218023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黎晓珊环球网163305218023011[]{"email":"lixiaoshan@huanqiu.com","name":"黎晓珊"}
——十一特别企划:我们的时代 我们的行业【环球网科技报道 记者 林迪】上海的市民服务热线12345近些年开始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整个热线的服务反应速度明显加快。过去派一张单要好几分钟,现在只需几秒钟。据光明日报报道称,在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戎之勤指出,上海按照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的要求,充分运用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加快了探索超大城市的管理新路径。显然,城市成了人工智能技术最大的应用场景和试验场。而在智慧城市形成的过程中,5G、云计算、物联网乃至城市操作系统等众多持续演进的创新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赋予城市管理者解决市民服务效率低下、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医疗和教育资源紧张等“城市病”的全新方式,从而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纵观智慧城市的发展,从信息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是建设智慧城市的必由之路。以时间为线,2008年底,智慧城市概念诞生。2009年开始,中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和发展正式拉开了帷幕。2012年,中国出现了第一朵政务云,住建部启动全国智慧城市试点。2016年,发改委结合试点实践,发布新型智慧城市评价标准。而4G/NB-IoT的规模建设,云计算基础设施的加速部署,则匹配了十三五期间智慧城市发展的诉求。迈入“十四五”,云原生、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都在加速发展和突破,融入各个行业和城市的变革之中,中国智慧城市发展已经步入新的阶段。 以联想未来中心为例,分为智慧城市、智能制造、智慧教育、智慧农业和智能办公五个区域。在智慧城市愿景展示区,参观者能通过基于联想智能IT引擎“擎天”的城市运行态势展示平台,总览城市日常运行和管理工作情况;在智能制造愿景区,联想通过远程演示的方式向参观者展示了联想联宝工厂如何通过贯穿“研、产、供、销、服”的数字化实践,实现生产和交付效率的大幅提升;在智慧农业愿景区,联想展示了利用大数据、AI、区块链等技术中台模块提升农业生产科技水平。对此,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单志广认为,过去城市信息化到今天的智慧城市存在四个本质不同,包括过去解决的是管理问题,今天解决的业务问题;过去是流程驱动的,现在是数字驱动;过去信息化数字是根据设定要求生成的,现在的数字是原生态自然流动的;过去城市信息化是进行集成化、标准化,今天数字化解决的则是平台化、云化、链化的问题。这与特斯联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艾渝的观点不谋而合,“未来城市的发展并非一蹴而就,而将是一个分阶段、分规模逐步落实的过程。实现这一目标的首要条件在于数据可流动,即城市底层数据的流动与打通,让城市形成感知和自主决策成为可能。”艾渝提出未来城市三大核心要素:“数据流动、可持续发展、机遇创造。对未来城市的打造,应类似智能手机或智能汽车,通过构建一个统一的系统——智慧城市操作系统,来集中控制整个城市的软件、硬件与生态。”作为这一理念的践行者,特斯联通过一套由智慧城市操作系统协同的,包含底层硬件感知、中端SaaS服务以及顶层创新城市科技服务的人工智能城市AI CITY方案,将为迪拜世博会集中演绎未来智慧城市的发展路径并通过多达152台机器人的部署,面向游客展示未来城市之美。正如紫光股份董事长兼新华三首席执行官于英涛所说,“新型智慧城市不是‘建’出来的、‘买’出来的、‘包’出来的,而是‘长’出来的。‘长’出来的新型智慧城市,一定不是无组织的外壳,它应该是不同部分、不同模块、不同应用、不同技术,相互支撑、相互协作、数据共享、网络互联的一个可自我调节,可持续生长的有机生命体。这其中有三个要点需要首先理清——‘人’是出发点,是这个生命体的主体,切入点是‘城’,是这个生命体的载体,突破点是‘智’,是这个生命体智力的体现,三者相互融合,相互赋能,最终带给每座城市各自不同的生命轨迹,无限逼近未来。”所以,对于企业而言,未来智慧城市通过强大的平台和生态链接更多的大、中、小型企业,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发展交流空间,创造更多商业机会。全新的城市技术架构将进一步促进新的科技和产品找到应用场景,缩短其商业化变现路径,激发更多的产业链上下游合作。由此带来的商业机会将全面改造城市整体的经济发展格局,为普通人带来更多的工作机会,进一步刺激新的消费和服务类型。相关阅读:万物互联,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简单了黑科技加持 新品牌当道 新零售玩出了怎样的新场景